刑事传唤通知后不到案,将产生怎样的法律后果?

所属栏目:法律知识/刑事案件

2023-02-23 11:20:26 41485
刑事传唤是指司法机关通知诉讼当事人于指定的时间、地点到案所采取的一种措施。实践中当事人可能会因为惧怕刑事传唤,而拒绝到案配合工作,因此而产生的风险,当事人应当承担,那么刑事传唤通知后不到案,将产生怎样的法律后果?

刑事传唤通知后不到案,将产生怎样的法律后果?

根据身份、案情不同,接到刑事传唤通知后不到案的行为,将导致以下后果:

1.按撤诉处理。根据法律规定,自诉人经两次依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按撤诉处理。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经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应当按撤诉处理。

2.缺席判决。刑事被告人以外的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经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附带民事部分可以缺席判决。被害人、诉讼代理人经传唤或者通知未到庭,不影响开庭审理的,人民法院可以开庭审理。

3.拘传。对经依法传唤拒不到庭的被告人,可以拘传。

4.逮捕。被取保候审的被告人经传唤,无正当理由不到案,影响审判活动正常进行的,人民法院应当决定逮捕。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一条 人民法院对于自诉案件进行审查后,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犯罪事实清楚,有足够证据的案件,应当开庭审判;

(二)缺乏罪证的自诉案件,如果自诉人提不出补充证据,应当说服自诉人撤回自诉,或者裁定驳回。

自诉人经两次依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按撤诉处理。

法庭审理过程中,审判人员对证据有疑问,需要调查核实的,适用本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的规定。

根据调查取证的需要,司法机关可以对当事人进行传唤,当事人没有特殊原因的情况下,是必须立即接受传唤并积极配合调查取证的。如果传唤人不配合相关司法程序的,司法机关可以直接拘传,并按照相关法规进行处罚,另外,也可以根据犯罪事实的认定情况进行逮捕。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