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窃过程中,当场使用暴力应当如何定性?

所属栏目:法律知识/刑事案件

2023-02-23 11:20:21 31846

盗窃一般是指秘密盗窃,不使用暴力,对受害人的人身没有较大威胁,但是实践中,经常发生小偷在盗窃过程中,被受害人发现后使用暴力相威胁,或者直接暴力控制受害人等等情况,那么在盗窃过程中,当场使用暴力应当如何定性?

盗窃过程中,当场使用暴力应当如何定性?

盗窃过程中使用暴力以抢劫罪定罪处罚。犯罪人在实施盗窃的过程中,一旦使用了暴力,盗窃犯罪就转化成了抢劫犯罪。这是犯罪性质的转化。

行为人预谋实施盗窃、诈骗、抢夺,在着手实施前发现难以窃取、骗取或者夺取财物,遂临时改变犯意,改为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侵犯人身的行为来非法强行占有财物的;或者在着手实施盗窃、诈骗、抢夺的过程中因自认为被人发觉、实际上被人发觉或者遇到反抗,自感原定的犯罪手段难以得逞,遂改用 侵犯人身的手段来非法强行占有财物的,其行为已具备抢劫罪的主客观特征,应定抢劫罪。如果行为人在实施盗窃、诈骗、抢夺的过程中或者完成这些犯罪后,为抗拒抓捕、窝藏赃物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实施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应当认定为转化型抢劫罪。

《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条 【转化的抢劫罪】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盗窃、诈骗、抢夺罪转化为抢劫罪的必须符合三个条件:

1、行为人必须首先实施了盗窃、诈骗、抢夺行为。

2、行为人必须是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

3、行为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目的是为了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只有上述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才能从盗窃、诈骗、抢夺罪转化为抢劫罪。

而在此过程中,对方没有使用暴力或者其他行为对抗你。行为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如果行为人没有实施侵犯他人人身权利的暴力、威胁行为,就不能成立抢劫罪。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