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抗税,是否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所属栏目:法律知识/刑事案件

2023-02-23 11:20:18 7118

所谓偷税是指纳税人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或者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的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抗税是指纳税人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偷税属于消极违法,抗税属于积极违法。那么暴力抗税,是否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陈某在镇上开了一家饭店,生意一直不错。随着收入增多,陈某的纳税意识却日渐淡薄,由最初的不如实申报经营收入,到不按期缴纳税款,直到公然抗税。陈某去找本家族的人并唆使对征税人员实施暴力,是否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陈某具有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构成抗税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拒缴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拒缴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该罪的基本特征是:

①所侵犯的不仅是国家的税收征管制度,而且还有税务人员的人身权利。

②主体是作为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的个人,就是依法负有纳税义务的个人和依法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个人,不包括单位。对于单位集体实施抗税的案件,只能对其抗税的领导者、组织者以及主要参加者以抗税罪定罪处罚。

③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暴力、威胁的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

抗税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不仅侵犯了国家的税收征管制度,而且也侵犯了依法执行征税工作纳税务人员的人身权利。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所谓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是指以对税务机关实行暴力冲击,对税务人员进行暴力围攻、强制、殴打、伤害甚至杀害的方法,或者对税务机关、税务人员以实施上述暴力相威胁,公开抗拒缴纳税款。如果行为人没有采取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缴纳税款,而是寻找种种理由和借口,软磨硬泡,拖欠税款的,则不能以抗税罪论处。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