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所属栏目:法律知识/刑事案件

2023-02-23 11:20:15 21775

身份证是互联网时代每个人的“DNA”,每个身份证专属于每个个体,不能被任意复制、伪造,因为一旦伪造,将对治安管理、日常生活产生一定的冲击,因此我国法律为了打击伪造身份证的行为,将其列入刑法禁止行为,那么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罪的构成要件,伪造多少数量的身份证构成犯罪?

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罪如确系伪造,已经涉嫌犯罪,只要具有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的行为就可能构成犯罪,与数量无关。本罪属于行为犯,只要实施了伪造行为,即可能构成犯罪。

《刑法》第二百八十条【伪造、变造、买卖身份证件罪】伪造、变造、买卖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罪与他罪的界限

本罪与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的界限:

居民身份证是公安机关颁发给具有一定资格公民的证件,因而也属于国家机关的证件的一种,但立法者出于对居民身份证制度的有效管理,单列其为一罪,有利于惩治这类犯罪。二罪的区别表现为:

(1)二罪侵犯的直接客体不同,后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国家机关的信誉和正常的管理活动;(2)二罪的行为手段不同,后罪中除了包括伪造、变造以外,还有"买卖"。因而如果有买卖居民身份证,社会危害性严重应予以追究刑事责任的行为,应以后罪论处。

(3)二罪侵犯的对象不同,后罪侵犯的对象是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

本罪与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的界限:

主要表现在:

(1)二罪侵犯的客体不同,后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信誉和正常活动。

(2)二罪的行为手段不同,后罪行为手段仅限于伪造一种。

(3)二罪侵犯的对象不同,后罪侵犯的对象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

《刑法》第二百八十条 【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