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蓝宏律师:盲人犯罪,需要负刑事责任吗?

所属栏目:法律知识/刑事案件

2023-02-23 11:19:14 12780

人可能由于重要的生理功能(如听能、语能、视能等)的丧失而影响其接受教育,影响其学习知识和开发智力,并因而影响到其刑法意义上的辨认或控制行为能力的不完备。那么盲人犯罪,需要负刑事责任吗?

盲人犯罪后可以逃避刑事责任吗?

盲人犯罪的,仍然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但是根据案件事实以及其犯罪情节,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盲人,即双目均丧失视力者,主要也是指先天和幼年丧失视力者。

对于聋哑人、盲人犯罪,原则上大多数情况下要予以从宽处罚,只是对于极少数知识和智力水平不低于正常人、犯罪时具备完全责任能力的犯罪聋哑人、盲人(多为成年后的聋哑人和盲人),才可以考虑不予以从宽处罚;对于不但责任能力完备,而且犯罪性质恶劣、情节和后果非常严重的聋哑人、盲人犯罪分子,应坚决不从宽处罚。对应予从宽处罚的聋哑人、盲人犯罪案件,主要应当根据行为人犯罪时责任能力的减弱程度,并同时考察犯罪的性质和危害程度,来具体决定是从轻处罚还是免除处罚,以及从轻、减轻处罚的幅度。

《刑法》

第十九条 【又聋又哑的人或盲人犯罪的刑事责任】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刑事责任能力一般会通过刑事责任年龄、精神障碍、生理功能的丧失或损害方面考虑。

1、从刑事责任年龄看,依据我国刑法规定分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即不满14周岁的还不具备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的人;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即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已经具备一定的辨别是非和控制自己重大行为的能力的人,对某些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具备一定的辨认和控制能力。

2、从精神障碍看,我国刑法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应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需要注意的是,“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实施刑法所禁止的危害行为的,其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完全具备,因此依法负完全的刑事责任。

3、从生理功能丧失来看,我国刑法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需要根据行为人犯罪时责任能力的减弱程度并同时考察其犯罪的性质和危害程度。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