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守文律师:没有直接证据,能否认定被告人有罪?

所属栏目:法律知识/刑事案件

2023-02-23 11:18:32 43098

刑事处罚是最严厉的处罚,可能剥夺当事人的自由甚至生命,因此对于定罪处罚应当采取严格的标准。没有形成完整证据链的证据不能作为定罪的依据。那么当刑事案件中不存在直接证据,只有间接证据,能否认定被告人有罪呢?

没有直接证据证明被告人杀人了,被告人也不认罪,但是有一些间接证据,包括物证和人证,能否认定被告人有罪?

没有直接证据,但是有相互印证的间接证据,组成完整的证据链的,可以依据间接证据定罪量刑。间接证据足以认定被告人有罪的条件为:

(一)据以定案的间接证据已经查证属实。间接证据作为定案的前提,只有经查证确定为客观真实的证据材料才能用于证明案件事实,否则,应排除于证据体系之外,不能作为定案依据。

(二)据以定案的间接证据之间相互印证,不存在无法排除的矛盾和无法解释的疑问。证据之间相互印证,作为证明标准中最低限度的标准,应依据两个以上具有独立信息源的证据加以认定。在只有间接证据的案件中,通过证据相互验证,使间接证据之间摆脱孤立状态,证据信息之间产生逻辑关系,形成证据链,使案件事实的真实性得以证明。同时,证据间所形成的证据链使得证据群指向同一事实,从而排除合理怀疑和排除证据间的矛盾点,避免冤假错案。

(三)据以定案的间接证据已经形成完整的证明体系。完整的证明体系是由若干组证据构成的逻辑推理,需要整个体系有机连接各组证据形成证明方向,其逻辑特征为确实性、完整性、同一性以及唯一性,内在本质是证据的相关性。

《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四十条 没有直接证据,但间接证据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

(一)证据已经查证属实;

(二)证据之间相互印证,不存在无法排除的矛盾和无法解释的疑问;

(三)全案证据形成完整的证据链;

(四)根据证据认定案件事实足以排除合理怀疑,结论具有唯一性;

(五)运用证据进行的推理符合逻辑和经验。

在被告人不认罪的案件中,如果又缺乏现场证人和被害人,就很可能无法取得直接证据,而只能依靠间接证据认定案件事实。由于间接证据只能证明案件的某个环节或某个方面,因此,对于仅有间接证据的案件,要认定案件事实就非常困难,方法也要复杂得多。其前提是要有足够数量的、充分的间接证据,使得案件的每一个环节都能有相应的证据予以证明,还要求这些环节能够环环相扣,形成一个完整、闭合、不具备其他可能性的证据链条。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