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假蜂蜜诈骗,会受到怎样的处罚?

所属栏目:法律知识/刑事案件

2023-02-23 11:11:59 41556

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2021年7月14日,反诈预警短信12381正式上线,首次实现了对潜在涉诈受害用户进行短信实时预警。该系统可根据公安机关提供的涉案号码,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自动分析发现潜在受害用户!如果收到来自12381的短信,请保持高度警惕!

10月,李某某在霍山县使用白糖、蜂蜜香精等原材料,熬制假蜂蜜,随后用白色塑料袋进行包装。10月23日,李某某骑摩托车来到霍山县佛子岭镇被害人杨某某家中,冒充通信公司维修人员,虚构在工作过程中找到野生土蜂蜜,以假蜂蜜冒充野生土蜂蜜卖给被害人杨某某,骗取杨某某6000元。李某某会受到怎样的处罚?

李某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构成诈骗罪。

李某某系累犯,依法予以从重处罚;另有犯罪前科;犯罪对象为老年人,酌情予以从重处罚。

鉴于李某某具有自首;赃款已返还给被害人;认罪认罚并签字具结等情节,依法予以从轻处罚。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第六十五条,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

前款规定的期限,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从假释期满之日起计算。

第六十一条,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判处。

毕业于南开大学法学系法律专业。律所合伙人。社会经验和实战经验丰富。基础扎实,遵法守德,工作认真负责。思路清晰,思虑周到。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