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关键词:医疗
关键词TAG
暂无介绍
为您推荐其他关键词:
-
国法律规定了哪些传染病的类别《传染病防治法》第三条规定:本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医疗纠纷 2023-03-15
-
法律是如何规定传染病的“乙类管理、甲类防控”的《传染病防治法》第四条规定: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其他乙类传染病和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需要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医疗纠纷 2023-03-15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中个人应该承担哪些义务《传染病防治法》第十二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医疗纠纷 2023-03-15
-
对拒绝脱离隔离治疗的疑似病人法律规定该如何处理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九条第二款规定,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医疗机构发现乙类或者丙类传染病病人,应当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医疗纠纷 2023-03-15
-
法律规定对已经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相关场所里的人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第四十条规定: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现传染病疫情或者接到传染病疫情报告时,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一)对传染病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根据调查情况提出划定疫点、疫区的建议,对被污染的场所#医疗纠纷 2023-03-15
-
法律规定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流行地区,政府可以采取哪些紧急措施《传染病防治法》第四十二条规定: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力量,按照预防、控制预案进行防治,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必要时,报经上一级人民政府决定,可以采取下列紧急措施并予以公#医疗纠纷 2023-03-15
-
法律规定在新冠病毒感染肺炎暴发地区,政府可以采取哪些紧急措施《传染病防治法》第四十二条规定: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力量,按照预防、控制预案进行防治,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必要时,报经上一级人民政府决定,可以采取下列紧急措施并予以公#医疗纠纷 2023-03-15
-
法律规定传染病流行时各级政府可以采取哪些人员、物资的征调措施《传染病防治法》第四十五条规定:传染病暴发、流行时,根据传染病疫情控制的需要,国务院有权在全国范围或者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权在本行政区域内紧急调集人员或者调用储备物资,临#医疗纠纷 2023-03-15
-
出入境人员拒绝接受检疫有什么法律后果根据《国境卫生检疫法实施细则》第一百零九条第三项、第一百一十条第一款规定,对拒绝接受检疫或者抵制卫生监督,拒不接受卫生处理的,处以警告或者1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医疗纠纷 2023-03-15
-
出、入境人员违反规定逃避检疫的法律责任是什么根据《国境卫生检疫法实施细则》第一百零九条第三项、第一百一十条第一款规定,对拒绝接受检疫或者抵制卫生监督,拒不接受卫生处理的,处以警告或者1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医疗纠纷 2023-03-15
-
法律规定在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上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病人怎么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交通工具上发现根据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需要采取应急控制措施的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其负责人应当以最快的方式通知前方停靠点,并向交通工具的营运单#医疗纠纷 2023-03-15
-
法律规定在飞机上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病人怎么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交通工具上发现根据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需要采取应急控制措施的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其负责人应当以最快的方式通知前方停靠点,并向交通工具的营运单#医疗纠纷 2023-03-15
-
法律规定如何处理被新型冠状病毒病原体污染的污物《传染病防治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对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场所和物品,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或者按照其提出的卫生要求,进行严格消毒处理;拒绝消毒处理的,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医疗纠纷 2023-03-15
-
原告因疫情无法举证怎么办民事诉讼中的期间包括法定期间和法院指定期间。当事人确因不可抗力原因耽误期限的,均可向法院申请顺延期限,但需注意应最迟在障碍消除后的十日内申请。除此之外,诉讼活动适用有关时效中止和程序中止的规定。#医疗纠纷 2023-03-15
-
当事人因疫情无法开庭怎么办民事诉讼中的期间包括法定期间和法院指定期间。当事人确因不可抗力原因耽误期限的,均可向法院申请顺延期限,但需注意应最迟在障碍消除后的十日内申请。除此之外,诉讼活动适用有关时效中止和程序中止的规定。#医疗纠纷 2023-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