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得到用户允许的情况下,获取用户信息的行为是否违法?

所属栏目:法律知识/其他

2023-03-19 14:00:37 9425

随着社会生活日益互联网化,人们越来越离不开各种各样的App。我们在获取App运营者提供的相应服务时,需要与其达成合意,同意其提出的某些条件,特别是授权其获取相关个人信息,这是自愿原则的体现,本来也无可厚非。那么在没有得到用户允许的情况下获取用户信息的行为是否违法

在没有得到用户允许的情况下获取用户信息的行为是否违法

可以说现在是信息大爆炸的新时代,APP是否“违法违规”收集个人信息有了明确的“认定”。对于用户明确表示不同意后,仍收集个人信息或打开可收集个人信息的权限,或频繁征求用户同意、干扰用户正常使用,以默认选择同意隐私政策等非明示方式征求用户同意等行为,则可被认定为“未经用户同意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所以,在没有得到用户允许的情况下获取用户信息的行为是违法的。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网络安全法》均强调经营者、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即将实施的《民法典》第1035条也规定:“处理个人信息的,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不得过度处理。”这一规则就是强制性规则。如果App运营者过度收集对于App运行来说根本不必要的个人信息,就属于过度收集个人信息的违法行为。即使用户在安装App的时候点击过“同意”,相关的个人信息收集行为仍然不具有正当性。

还需要注意的是,所谓的用户知情同意,指的是即使App运营者收集用户个人信息的行为在整体上没有违反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也仍然需要获得用户的同意。对此,《网络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得都非常清晰:获得用户的同意与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是“并列”关系,缺一不可。民法典也有相关规定。就此而言,用户同意,不可能具有授权App运营者违反该原则的效果。这是因为我国的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相关规则具有强行法特点,相关规则,不能被当事人的约定予以排除或改变。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