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内抢他人发的专属红包不退还的犯罪吗?

所属栏目:法律知识/其他

2023-03-19 13:59:48 17865

微信群不是法外之地,微信群内的红包并不是想抢就能随便抢的。抢红包前,理当先判明该红包是供群友娱乐随便抢的红包,还是具有专门归属的红包,如果是专属红包,就不能伸手。这也说明,人们在从事网络活动时,必须遵守社会公德和法律规则,如果随意而为、投机取巧的话,就可能触犯法律。

2020年1月31日,李某通过扫描微信好友在朋友圈内分享的“某高校校友情”微信群二维码,加入该群。李某在明知该群内红包系由专人接收并用于购买抗疫捐赠物资的情况下,当日抢了2个红包,共计300元。群成员发现后,要求李某退还红包,李某拒不退还而后退出该群。随后,李某再次通过扫描二维码进入该群,并抢了5个红包,共计900元。李某的行为违法吗?

李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无权占有微信群内定向红包的情况下仍然领取红包且不归还,数额较大,其行为侵犯了公民的合法性财产利益。

在权利人收取红包前,红包依然属于发红包者所有。因而,明知他人在微信群内向特殊对象发送专属红包而抢走的行为显然涉嫌违法,金额较大者则构成盗窃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是指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盗窃罪构成要件的内容为,窃取他人占有的数额较大的财物,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他人财物的行为。

1、 盗窃罪的行为对象是他人占有的财物。

财物包括有体物和无体物以及财产性利益。

2、 盗窃罪的行为是窃取他人占有的财物。

窃取是指违反被害人的意志,将他人占有的财物转移为自己或者第三者(包括单位)占有。

3、盗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才成立盗窃罪。前一种类型可谓普通盗窃,后四种类型可谓特殊盗窃。

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常务副主任、合伙人,具有丰富法律顾问、民商事诉讼仲裁和非诉法律服务经验,累计办理各类型法律事务600余件,涉及金额近100亿元。兼任仲裁员及北京市市区两级律师协会相关委员会副主任。

延伸阅读
  • 如何判定信用卡套现行为?

    很多朋友在刷卡时可能都遇到过刷卡后,被银行客服核实是否是本人刚刚真实刷卡消费,或者询问具体地点,等等信息。其实银行为了持...

  • 公司名称多久可以变更?

    公司的名字很重要,因为公司不是一个具体的人,只是一个大家“想象的共同体”,这就难免更虚拟化,所以一个与众不同又好记的企业...

  • 银行破产,用户的存款咋办?

    银行存款目前仍然是老百姓最主要的投资理财方式,因为存款保本保息,50万之内受到存款保险条例的保护,所以非常安全,在这种情...

  • 行政拘留60岁还执行拘留吗?

    行政拘留是最严厉的一种行政处罚,通常适用于严重违反治安管理但不构成犯罪,而警告、罚款处罚不足以惩戒的情况。

  • 如何理解担保合同的从属性?

    担保合同,是指为促使债务人履行其债务,保障债权人的债权得以实现,而在债权人(同时也是担保权人)和债务人之间,或在债权人、...

  • 经济纠纷超过诉讼时效,起诉还能赢吗?

    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义务人有权提出拒绝履行的抗辩的法律制度。诉讼时效期间届满权利人胜诉权消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