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律师是一门技术活

所属栏目:法律知识/其他

2023-03-19 13:54:24 26428

今天有个外地的客户通过朋友找到我,来由是他的亲人因为涉嫌犯罪被当地的公安机关抓捕了。一来二去我了解了大概的案情,然后给客户制定了前期的辩护方案,开始给他分析解说,但是从对方的表情上我感觉他并不是很认真的在听我说话,于是我停顿了一下问他,“先生,你有什么疑问吗?”,客户说出了内心的想法,他说“缪律师,是这样的,我自己有一个长期信任的律师,这个事情也是一直咨询他的意见,这次过来主要我们不熟当地的情况,希望找一个当地的律师润滑润滑,最终案子专业的事情我还是希望交给我一直用惯的律师”。

说实在话,我很理解他的想法,但听完他这么一说,我心里还是不是滋味。这么说他过来找我是冲着当地律师熟悉当地情况,想润滑润滑是什么意思,我没太明白。当地律师熟悉当地的司法环境不假,但也不能只想着用我们来润滑润滑啊,难不成我们就没有专业可取,或者说就不能在听完我的方案之后再确定你这只想要润滑一下的想法吗。

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很多人有自己信任的律师朋友,凡事只相信自己的律师。二是刑事案件要不要请当地的律师,请当地律师的目的是什么。

关于第一个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信任且用惯的律师,这一点我是非常认可的,身边有个靠谱的律师朋友,在做任何决策或者遇到重大事情的时候听听自己律师的意见,我觉得这是非常可取的做法。但是是不是认准了一个律师凡事我都只用这个律师呢,我觉得这又要分情况来说了,首先要看什么事,一个律师不可能是万能的,什么都懂面面俱到,每个法律专业领域都驾轻就熟。其次也要看地域,律师异地办案确实有很多的不便,交通、住宿、饮食、风土人情、司法环境等等都是具体的影响因素,特别是在疫情的大环境下面,会见就可以把一个外地律师难倒。最后就是当事人支付的律师费问题,请一个外地的律师,势必会增加律师办案的时间成本和差旅成本,最终这些都会体现在律师费上。

所以第二个问题来了,要不要请当地律师呢,当地律师有会见和跟办案机关沟通的天然便利。我认为可以根据案件的性质来决定,如果是普通的刑事案件,案情清晰证据争议不大的案件大可放心地选择当地的律师来办理,只要这个律师是专业的刑事律师,可以根据该律师过往办理的案例再结合面谈的感官综合评判选择。如果是案情相对重大的案件,当事人家属由于对初次合作律师不熟悉难以取得信任,可以采取聘请自己信任律师和当地律师两个律师费方式,这样既能保障对案件进展的把握,也保障能及时地与办案机关沟通,执行辩护方案。

但是,今天这个客户这种只想寻求当地律师以求润滑润滑的做法,大概率是会被忽悠,或遭到像我这样的不待见。你抱着什么心态和目的去做事,大概率就会碰到那种只想投机取巧的勾兑律师,因为你做事的出发点就决定了会吸引到什么样的人。而你不尊重我的专业,不尊重我的职业,让我只能说对不起,这事我没法办,还是另请高明吧。

延伸阅读
  • 如何判定信用卡套现行为?

    很多朋友在刷卡时可能都遇到过刷卡后,被银行客服核实是否是本人刚刚真实刷卡消费,或者询问具体地点,等等信息。其实银行为了持...

  • 公司名称多久可以变更?

    公司的名字很重要,因为公司不是一个具体的人,只是一个大家“想象的共同体”,这就难免更虚拟化,所以一个与众不同又好记的企业...

  • 银行破产,用户的存款咋办?

    银行存款目前仍然是老百姓最主要的投资理财方式,因为存款保本保息,50万之内受到存款保险条例的保护,所以非常安全,在这种情...

  • 行政拘留60岁还执行拘留吗?

    行政拘留是最严厉的一种行政处罚,通常适用于严重违反治安管理但不构成犯罪,而警告、罚款处罚不足以惩戒的情况。

  • 买保险受益人可以写自己吗?

    现在购买保险的人越来越多了,因为保险可以保障我们的一些权益,在购买保险的时候也有很多注意事项,一定要注意遵守,买保险的时...

  • 如何认定破产程序中的共益债务?

    人民法院对于共益债务的认定应当重点审查是否具有“共益性”的实质标准,原则不应突破“破产受理日”的时间限制,并结合举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