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误解的构成要件是如何的呢?

所属栏目:法律知识/其他

2023-03-19 13:54:07 36601

重大误解,是指由于行为人在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以及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方面的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情况下而为的民事法律行为。

重大误解的构成要件是如何的呢

重大误解的构成要件:

(一)基于自己过失的错误认识

首先重大误解的事实对象,须是对其所为民事法律行为的性质、内容和主体等方面的错误认识,如对促使其从事行为的动机存在错误认识则不构成重大误解。其次,重大误解是处于行为人自己的过失而发生,由此区别故意、胁迫、乘人之危等有对方过错的情形,也区别于因第三人的错误而为的民事法律行为。

(二)因果关系

即基于自己的错误认识而实施了与其真意相悖的民事法律行为。

(三)误解重大

因误解所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已经或者将会给自己造成较大损失的情况下,才构成可撤销的重大误解行为。为了保证商品交易安全、稳定的秩序,法律将得以请求撤销的误解行为限制在重大损失的范围之内。

重大误解的四大构成要件如下:

(1)必须是表意人(即作出意思表示的当事人)因为误解作出了意思表示。

(2)必须是对合同的内容发生了重大误解。

(3)误解是由误解方自己的过错造成的,而不是因为受到对方的欺骗或不正当影响造成的。

(4)误解直接影响到当事人所应享受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有可能对误解人造成较大损失。

重大误解的特点:

1、误解是当事人对民事法律行为发生认识上的错误。

2、误解是当事人对民事法律行为内容的认识错误。

3、误解直接影响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重大误解的法律后果:

当事人由于重大误解而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其法律后果是相对无效,发生重大误解的一方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如果行为人不行事撤销权,不请求对该民事法律行为予以撤销,该重大误解的民事法律行为继续有效。

【法律法规】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延伸阅读
  • 如何判定信用卡套现行为?

    很多朋友在刷卡时可能都遇到过刷卡后,被银行客服核实是否是本人刚刚真实刷卡消费,或者询问具体地点,等等信息。其实银行为了持...

  • 公司名称多久可以变更?

    公司的名字很重要,因为公司不是一个具体的人,只是一个大家“想象的共同体”,这就难免更虚拟化,所以一个与众不同又好记的企业...

  • 银行破产,用户的存款咋办?

    银行存款目前仍然是老百姓最主要的投资理财方式,因为存款保本保息,50万之内受到存款保险条例的保护,所以非常安全,在这种情...

  • 行政拘留60岁还执行拘留吗?

    行政拘留是最严厉的一种行政处罚,通常适用于严重违反治安管理但不构成犯罪,而警告、罚款处罚不足以惩戒的情况。

  • 买保险受益人可以写自己吗?

    现在购买保险的人越来越多了,因为保险可以保障我们的一些权益,在购买保险的时候也有很多注意事项,一定要注意遵守,买保险的时...

  • 如何认定破产程序中的共益债务?

    人民法院对于共益债务的认定应当重点审查是否具有“共益性”的实质标准,原则不应突破“破产受理日”的时间限制,并结合举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