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通过约定的方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吗
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通过约定的方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根据《民法典》第三十三条的规定,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与其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事先协商,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在自己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由该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
延伸阅读
-
意定监护人是什么,要怎么办理?
监护人是我国使用的一种对特殊人群保护制度,这种特殊人群一般是未成年,但也包括一些生活不能正常自理的人群,他们需要社会的共...
赞助链接
推荐其他文章
- 民法典实施后公证遗嘱的法律效...2023-02-20
- 工程合同违约应该如何起诉,怎...2023-03-16
- 发生消费争议,可以通过这些途...2023-03-18
- 国际商事仲裁协议的妨诉效力2023-02-20
- 工程款返还纠纷管辖地如何确定...2023-03-16
- 侵犯名誉权怎么处理?2023-03-19
- 离婚后,对方不让我看孩子怎么...2023-03-19
- 同名企业起诉农村超市侵犯商标...2023-03-19
- 宿舍饮酒致截瘫,赔偿责任应该...2023-02-27
- 民法典50问答—成年之后(二...2023-03-18
- 在监狱服过刑的人是怎样的?2023-02-27
- 食品安全消费者怎样维权?2023-02-27
- 保险公司怎样赔偿医药费2023-02-27
- 高铁霸座女处罚后还会出现占座...2023-02-27
- 人格权的积极职能是什么2023-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