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施工现场管理的基本原则都有哪些,是什么?

所属栏目:法律知识/其他

2023-03-16 09:41:33 20097

施工现场管理是以施工项目为管理对象,以项目经理责任制为中心,以合同为依据,按施工项目的内在规律,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对各生产要素进行有效地计划、组织、指导、控制,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的过程。那么优化施工现场管理的基本原则都有哪些是什么

优化施工现场管理的基本原则都有哪些是什么

一是经济效益原则。施工现场管理一定要克服只抓进度和质量而不计成本和市场,从而形成单纯的生产观和进度观。

二是科学合理原则。施工现场的各项工作都应当按照既科学又合理的原则办事,以期做到现场管理的科学化,真正符合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三是标准化规范化原则。标准化、规范化是对施工现场的最基本管理要求。

建筑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建筑施工企业必须依法加强对建筑安全生产的管理,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伤亡和其他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建筑施工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负责。

优化现场管理必须遵循经济效益原则。施工现场管理一定要抛弃单纯的生产观和进度观,不能只抓进度和质量而不计成本和市场。项目部应在精品奉献、降低成本、拓展市场等方面下工夫,对于生产经营诸要素,要时时处处精打细算,力争少投入多产出,坚决杜绝浪费和不合理的开支。

优化施工现场管理首先要抓好全面成本管理。全面成本管理是指对每个施工现场的项目成本实行全过程、全员和全方位的控制管理。

1.全过程控制管理:施工项目从合同签订起直至工程完工、验收交付为止的整个过程中,都要有成本控制管理的理念,时时处处精打细算,杜绝浪费和不合理开支,并力争节支挖潜增效。

2.全员控制管理:全员成本控制管理是指参与工程建设的每个员工都要关心工程成本的节超情况,要全身心地投入到节支挖潜增效的活动中来,要对成本指标层层分解,实行人人肩上扛目标的成本责任制。

3.全方位控制管理:全方位成本控制管理是指涉及成本发生的各部门都有成本控制责任,实行工序、工种过程控制,力争少投入多产出。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