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玩游戏跳楼游戏公司能赔偿吗?
对于成年人来说,这句话也许没什么,但对于一个13岁的少年来说,也许正是这句话误导了他。小徐的母亲在采访中一再表示“这款游戏影响了小徐的大脑,让其一直沉浸在里面不可自拔,才会错误的去尝试游戏中所谓的“跳下去还能活过来”,小徐的死一定是游戏害的,没有其他原因。”另外,小徐的母亲认为游戏的介绍也有问题,“这是一款枪战逃生游戏,为了节省时间,玩家都是跳窗,而不走门”。这更加坚定了小徐母亲认为“游戏害死”儿子的观点,并表示要状告游戏公司,一直告到游戏公司破产为止。
现在就是出了事情,不自我反思,动不动就告这个告那个,现在连牛顿都要告了。说实话,我看见这个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觉得好笑。孩子受伤,作为家长肯定是会难过的,难过到失去理智了吗?可能家长也被当今的社会风气所影响,反正出事就先找背锅的。这么大的孩子对事应该有一点自己的判断力,游戏而已,权当娱乐,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会沉迷游戏。归根结底家庭教育的问题。
网友表示:
尽早给孩子生命教育,是家庭的责任,因为孩子对“死”没有概念,甚至轻信死了可以复活。绘本《爷爷变成了幽灵》《小鲁的池塘》《一片叶子落下来》《獾的礼物》《麦先生的旅行》等等,都应该给孩子读一读并和孩子探讨关于生命与死亡。
这母亲能有这种想法也就不难理解她儿子为啥跳楼了,毫无恶意的说,绝对负责生负责养但不负责教育的那种家长,可悲,这个社会真的什么人都有,叹为观止!
第一条线:先告游戏公司,在告通讯公司,在告手机品牌商,在告给孩子用手机的人。第二条线:先告楼盘开发商,在告售楼人员,在告门窗安装人员,在告买房子的。第三条线:先告盘古开天,在告女娲造人,后告万有引力,最后告自己发春。
我匹配到了一个5岁的小朋友。用他妈妈的手机玩的游戏。字都不认识,我在游戏中教他认了五个中文单词……军团、战队、仓库、物资、补给。他妈妈告诉他只能玩到9点。他也在9点准时下线。走时给我们说大哥再见[我想静静]。这件事就是一个例子,未成年人玩游戏需要大人引导。
不要以讹传讹,告游戏是对的。告牛顿这个最早是洋葱新闻发的,是搞笑讽刺的的。可更搞笑的安徽普法竟然当真了。
应该告游戏公司,开发游戏害人;在告手机公司买手机害人;在告网络公司,因为有网才能玩游戏;在告自己的老板,因为他给你工作了有工资有钱了你才能买手机玩游戏。
我也玩吃鸡、但我坚持认为游戏害人、孩子不知道什么叫死什么叫好玩跟他说了也没用,参考多年前《喜羊羊与灰太狼》案例吧,出了多少事情、还有我觉得状告牛顿是媒体或者人家后期瞎编的、大家想想、做生意的不是小本生意,能做大的光靠下流的胡搅蛮缠是不可能的,最起码这点理智有的。
让我想起之前,跟妹妹出去逛街,我妹妹今年13,他非要我给他买一个玩具,买了一个月后,他在那边玩,玩具是橡皮泥,我妈就吼她玩得到处都是,她说,是姐姐买的,我妈就吼我,你给他买这个干什么,说我不该给他买,然后在背后跟外人说我乱花钱。
- 共同居住怎样缴纳电费才合理2023-02-27
- 上海一社区团购蔬菜套餐缩水被...2023-02-27
- 擅自侵占改变老年人的住房产权...2023-02-27
- 民事诉讼中法院的管辖权是怎么...2023-02-27
- 民事案件怎样收集时效性证据2023-02-27
- 拼车是否应该给车费?2023-02-27
- 女生疑因房东拒退押金服毒身亡...2023-03-19
- 工程合同承担违约责任有哪些方...2023-03-16
- 帮工受伤被帮工人是否承担全部...2023-02-27
- 骗取法律援助有什么影响,承担...2023-03-19
- 合同当事人以违约为由请求精神...2023-02-27
- 施工未设置安全措施,是否承担...2023-03-16
- 国家对于残疾人残疾证的扶持政...2023-02-27
- 防止未成年沉迷网络游戏新举措...2023-02-27
- 发言需谨慎,表达有边界2023-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