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不要外借涉及隐私和财产怎么办?
平时,借东西在所难免。但一般来说,不要把手机借给被人,否则可能给自己带来不良影响。特别提醒,即便是二手手机,也应该在完全处理好之后,再借出。
当下,手机涉及到多重隐私。手机的社交软件里有很多聊天记录,有些是比较私密的;相册里也可能有很多个人照片、家庭照片。
此外,大多数人的手机软件里都绑定了银行卡,与资金紧密关联。因此,手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018年5月,家住上海市奉贤区的周先生报警称,自己银行卡上的钱被盗,自己的身份信息还被人利用在网上办理了借款。原来,早在3月,他的同事苏某曾向他借款,苏某看到并悄悄记住了周先生的微信支付密码。后来,苏某经常以各种借口向他借手机,其实是使用他的微信给自己多次转账,累计金额逾13000余元,每次转账后都消除转账记录,周先生对此毫无察觉。
警方提示,在使用手机时,要注意保管密码,尤其是涉及到财务的软件的密码。应避免在各类软件上使用同一个密码,密码设置不宜过于简单。
如今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手机已经成了很多人的电子钱包,切记保护好隐私,不要轻易借给他人使用。
此外,要注意,旧手机也有通讯录、图片、短信、邮件等私密信息,如不经过任何处理,旧的数据就较容易恢复。因此,如要借出,也需谨慎。
延伸阅读
赞助链接
推荐其他文章
- 外卖中吃出昆虫,消费者如何请...2023-02-27
- 双十一狂欢,也要区分定金与订...2023-03-19
- 改歌词唱歌传到网上算侵权吗,...2023-02-27
- 丢失快递的物品,能否要求快递...2023-02-27
- 无偿搭载同事发生车祸,需要承...2023-02-27
- 擅自将不合格的工程拆除损失如...2023-03-16
- 缺陷责任期是多长时间,承担损...2023-03-16
- 难以置信!地铁乘客被屏蔽门夹...2023-03-18
- 哪些情况下的工期顺延才算合法...2023-03-16
- 什么是股份有限公司净资产?2023-03-19
- 女子剐蹭奔驰后遭掌掴鼻子流血...2023-02-27
- 霍尊前女友被取保候审,什么情...2023-03-19
- 发包人拖欠工程款,承包人应如...2023-03-16
- 工程合同欠款纠纷向那个法院提...2023-03-16
- 装修工人作业中发生意外,由谁...2023-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