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收押时间是怎么规定的
在取保候审期被收押,应当区分具体情况,如果再次涉嫌犯罪将逮捕,直至判刑。《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九条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案件情况,责令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遵守以下一项或者多项规定:(一)不得进入特定的场所;(二)不得与特定的人员会见或者通信;(三)不得从事特定的活动;(四)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延伸阅读
赞助链接
推荐其他文章
- 从事互联网上网服务经营活动,...2023-03-18
- 家人被判刑孩子能当兵吗2023-02-27
- 小偷偷东西摔伤算谁的2023-02-27
- 特斯拉向车主致歉:已成立处理...2023-02-27
- 高空坠物精神赔偿标准是多少2023-02-27
- 什么是建设工程监督管理2023-02-27
- 房屋质保期已过,应由谁承担维...2023-03-16
- 什么是损益相抵规则2023-02-27
- 失业保险金领取期限是多久2023-02-27
- 施工合同终止,怎么认定赔偿损...2023-03-30
- 侵权行为有哪些种类?侵权行为...2023-02-27
- 解读民法典草案中新增的保理合...2023-03-19
- 哪些行为属于侵犯隐私权的行为2023-02-27
- 借贷案件归那个法院管辖2023-02-27
- 行政处罚法大额罚款可以听证吗...2023-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