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权编七大亮点
针对当下组织或个人强迫、欺骗、利诱人体器官捐献现象,此次《民法典》规定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同意捐献器官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或者遗嘱形式。自然人生前未表示不同意捐献的,该自然人死亡后,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可以共同决定捐献,决定捐献应当采用书面形式。(第一千零六条)
近年来,性骚扰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有调查显示,该问题常见于企业、学校等单位,而地铁站、公交车上、餐厅等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也是性骚扰频发之地。对此,《民法典》规定了性骚扰的认定标准,以及机关、企业、学校等单位防止和制止性骚扰的义务。(第一千零一十条)
明确对具有一定社会知名度,被他人使用足以造成公众混淆的笔名、艺名、网名等,参照适用姓名权和名称权保护的有关规定。(第一千零一十七条)
针对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深度伪造”他人的肖像、声音,侵害他人人格权益,甚至危害社会公共利益等问题,规定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第一千零一十九条)。
对行为人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涉及的民事责任承担,以及行为人是否尽到合理核实义务的认定等作了规定(第一千零二十五条、第一千零二十六条)。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侵犯隐私权的手段愈发隐蔽多样,此次《民法典》与时俱进,规定了隐私的定义,列明禁止侵害他人隐私权的具体行为。(第一千零三十二条、第一千零三十三条)
明确了处理个人信息应遵循的原则和条件,构建自然人与信息处理者之间的基本权利义务框架,合理平衡保护个人信息与维护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规定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负有保护自然人的隐私和个人信息的义务。(第一千零三十四条至第一千零三十九条)
-
民法典系列解读之“人格权编”
一般人格权具有高度的包容性,既可以概括现有的具体人格权,也可以保护尚未被具体人格权确认保护的其他人格利益。例如,若捏造实...
-
人格权编中的六大亮点
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等都得到了保障。禁止针对他人发送短信、电话侵扰他人的私...
-
话说民法典丨全面维护人与家庭权益 聚焦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
家和万事兴。婚姻家庭制度是规范夫妻关系和家庭关系的基本准则。我国婚姻家庭立法迄今已走过整整70年,从强调形式平等到关注...
- 凭身份证免费领电话卡还送手机...2023-02-27
- 遭遇家暴,尽快报警2023-03-18
- 无证包工是否属于违法?无证包...2023-03-16
- 跳广场舞突发疾病死亡,其他跳...2023-02-27
- 复印件能作为证据吗2023-02-27
- 警惕躺赚骗局,当心沦为罪犯2023-03-18
- 在农村宅基地是否可以继承,有...2023-03-19
- 公司股东股权确认的方式有哪些...2023-03-19
- 00后大学生杀死家暴父亲被判...2023-03-19
- 人身损害侵权事实如何认定?人...2023-02-27
- 郑州某男子被民警刑讯逼供2023-03-19
- 东北虎进村伤人,保命伤虎需要...2023-02-27
- 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应当具备哪...2023-03-16
- 发包人和承包人应对于工程价款...2023-03-16
- 工程纠纷异地能起诉吗?建设工...2023-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