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个人信息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处理个人信息原则是合法、正当、必要基础上的知情同意。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五条规定,处理个人信息的,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不得过度处理,并符合下列条件:
(一)征得该自然人或者其监护人同意,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公开处理信息的规则;
(三)明示处理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
(四)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
个人信息的处理包括个人信息的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
延伸阅读
赞助链接
推荐其他文章
- 学校有权利搜学生的书包吗2023-02-27
- “红薯开花,夫妻分家”的说法...2023-02-27
- 软中华和硬中华有什么区别?2023-02-27
- 签了一次性赔偿协议后发现构成...2023-02-27
- “恶意返乡”?这个说法是对法...2023-03-19
- 高法公布10起整治虚假诉讼案...2023-03-19
- 如何发布公开咨询?2023-03-18
- 《民法典》总则编要点2023-03-18
- 女子称住全季遭男子夜半赤身闯...2023-02-27
- 杭州24岁女孩近16万债务被...2023-03-19
- 承包人行使法定优先权的条件,...2023-03-16
- 驳回起诉的情形有哪些?法律对...2023-02-27
- 什么情况下由发包人对工程质量...2023-03-16
- 以违章建筑为标的物的转让合同...2023-03-16
- 没有约定质保金的工程合同,有...2023-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