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纠纷证据有哪些?又应该怎样举证?
劳动争议,又称劳动纠纷,指劳动关系当事人之间因劳动的权利与义务发生分歧而引起的争议。其中有的属于既定权利的争议 ,即因适用劳动法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既定内容而发生的争议;有的属于要求新的权利而出现的争议,是因制定或变更劳动条件而发生的争议。对于劳动纠纷,当事人可以选择通过协商的方式解决,也可以通过诉讼的途径处理,而若选择了诉讼的途径,就需要提供相关证据。
如果一个公司老是和员工发生劳动纠纷,上仲裁或上法院会对公司有什么影响?
《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纠纷日益尖锐,特别是经济较发达地区,外来务工人员在过去的数十年的经济建设中付出了相当多的心血,这样的情况也可以理解为白加了很多班,《劳动合同法》宣传得实在很到位,现在普通的劳动者都积极的拿起法律的武器捍卫自己的权利,并且开始和老板翻旧账,所以我认为公司在现阶段经常发生劳动争议案件,是很正常的,对于公司的影响肯定是有的,这主要看公司是如何处理这个问题的。
劳动纠纷是现实中较为常见的纠纷。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用人单位与职工建立劳动关系后,一般都能相互合作,认真履行劳动合同。但由于各种原因,双方之间产生纠纷也是难以避免的事情。劳动纠纷的发生,不仅使正常的劳动关系得不到维护,还会使劳动者的合法利益受到损害,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因此,应当正确把握劳动纠纷的特点,积极预防劳动纠纷的发生,对已发生的劳动纠劳动争议又称劳动纠纷或劳资纠纷,是指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在实现劳动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过程中发生的纠纷。
劳动合同纠纷证据有哪些:
1、证明当事人主体资格的证据。
(1)当事人为自然人的,应提交身份证明资料,如身份证或户口本等。
(2)当事人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应提交主体登记资料,如工商营业执照副本或由工商登记机关出具的工商登记清单,社团法人登记证等。
(3)当事人在诉争的法律事实发生后曾有变更的,应提交变更登记资料。
2、证明双方当事人民事法律关系成立的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单等。
3、在劳动争议纠纷案件中,因用人单位作出的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劳动争议的,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4、有具体诉讼请求的,应提交诉讼请求金额的计算清单。
举证责任倒置是“谁主张,谁举证”原则的例外,是指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将通常情形下本应由提出主张的当事人就某项事实存在或不存在所承担的举证责任,转由对方当事人承担,如果该方当事人就该项事实举证不力,则推定提出主张方当事人主张事实成立的一种举证责任分配方式。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六条中规定:“在劳动争议纠纷案件中,因用人单位作出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劳动争议的,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由此我们可以推定出,在仲裁过程中针对某种特定情形应当适用于举证责任倒置,并通过合理地平衡当事人的举证责任,更好地保护弱势一方的合法权益。
在具体案件的仲裁过程中,对证据把握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案件认定事实是否客观,案件处理结果是否正确。举证责任分配制度是明确所需证据应当由哪一方当事人来承担举证责任的制度,是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实践中关于证据制度运用的一部分。
-
离职后还可以劳动仲裁吗?
很多小伙伴在职期间可能不懂,在离职之后才听到别人告诉自己公司的行为侵害了自己合法的劳动权益,于是想去劳动仲裁。想到这里,...
-
没有签劳动合同,事实劳动关系如何认定?
当下经济高速发展,用工形式多样,经常会出现实际工作但未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有的人觉得签不签合同都不影响工作,但员工...
-
辞退n+1补偿是什么意思?
生活中的离职在法律上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形式:协商一致离职、企业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终止、事实...
-
单位不交社保是否可以马上辞职?
无论是单位,还是劳动者,在职期间对于社保问题,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按时参保缴费,这样各项社保待遇才不会受到影响。
-
签了劳动合同可以辞职吗?
劳动者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后是不可以随随便便辞职的,劳动者辞职的,需要提前一个月以书面的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就可以解除劳动关系...
-
建筑工地工人受伤了如何赔偿?
随着我国房地产和建筑工程行业的迅猛发展,大量农村劳务力涌入城市,成为建筑工人。为我国的城市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与之相伴...
- 在工作期间被患精神分裂同事用...2023-03-13
- 发现员工私下兼职单位能否解聘...2023-03-13
- 企业解散,应当如何补偿员工?2023-03-13
- 下岗职工有哪些补偿2023-03-13
- 老板不接电话,打工者如何要回...2023-03-14
- 公司没有劳动合同和社保如何维...2023-03-13
- 用人单位把员工辞退了应当怎样...2023-03-13
- 八十年代以前从农村顶父母亲职...2023-03-13
- 工作间隙休息时受伤,能否认定...2023-03-13
- 延迟退休重体力劳动者怎么办2023-03-13
- 提前上班遭遇车祸是否是工伤?...2023-03-14
- 公司在员工不知情的情况下修改...2023-03-13
- 无劳动合同两年内能索要双倍工...2023-03-13
- 非因工负伤是否还享受一定的待...2023-03-14
- 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员工因疫情...2023-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