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一定不可以与劳动者约定违约金?对于违约金是否有规定?

所属栏目:法律知识/劳动纠纷

2023-03-14 09:11:08 14719

法律上仅对劳动者支付违约金有限制性规定,对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约定是否应向劳动者支付违约金以及支付多少违约金并未做出禁止性规定。法律确实规定只有在竞业限制和服务期的协议中才可以约定违约金,但限制的对象仅仅是劳动者。也就是说在劳动关系中,劳动者只有在违反了竞业限制或服务期的约定才需要承担违约责任。法律上并没有限制用人单位对其自身设定违约责任,故用人单位在签订劳动关系相关合同时需要注意谨慎约定单位的违约责任。所以,对于用人单位约定违约金并不是一概否定的。

为什么劳动合同不能约定违约金?

根据新劳动合同法,08年1月实施。现行法规定——劳动合同是可以约定违约金的,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对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的。二是涉及到商业秘密等保密事项的。只是去掉了过去合同中由单位单方面约定的一些违约金内容,以限制单位自由定违约金,数额巨大,导致劳动者利益受损的情况。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劳动者违反服务期和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除了这两种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之所以要限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的情形,主要基于以下考虑:一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经济社会地位不平等,在劳动力市场谈判能力不对称个别劳动关系具有从属性特征,用人单位往往利用劳动者急于获得工作岗位的心理,在合同中加入不平等的条款,劳动者迫于生计不得已接受。二是实务中极少存在劳动合同同等约定用人单位提前解除劳动合同即解雇的违约金责任,用人单位打破劳动者职业稳定性期待提前解雇,往往没有同等的违约金支付约定,劳动者所失甚多所得甚少,显失公平。三是劳动者具有劳动自由,任何公共机构、私人组织和个人都无权强迫劳动者劳动,这就是现代劳动法上的劳动者劳动自由原则。四是劳动者依法享有择业自主权,择业自主权是劳动者的生存权,是公民的基本人权之一,在权利位阶和效力上高于用人单位的相对应的权利。

综上,如果用人单位没有相对应的特别对价支持,仅因为劳动合同约定,劳动者提前解除劳动合同就必须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用人单位违约金而不受限制的做法,没有法理基础。法律规定仅仅只有在竞业限制和服务期协议中可以约定违约金,其他双方所约定的违约金均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应属无效。

延伸阅读
  • 离职后还可以劳动仲裁吗?

    很多小伙伴在职期间可能不懂,在离职之后才听到别人告诉自己公司的行为侵害了自己合法的劳动权益,于是想去劳动仲裁。想到这里,...

  • 没有签劳动合同,事实劳动关系如何认定?

    当下经济高速发展,用工形式多样,经常会出现实际工作但未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有的人觉得签不签合同都不影响工作,但员工...

  • 辞退n+1补偿是什么意思?

    生活中的离职在法律上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形式:协商一致离职、企业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终止、事实...

  • 单位不交社保是否可以马上辞职?

    无论是单位,还是劳动者,在职期间对于社保问题,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按时参保缴费,这样各项社保待遇才不会受到影响。

  • 签了劳动合同可以辞职吗?

    劳动者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后是不可以随随便便辞职的,劳动者辞职的,需要提前一个月以书面的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就可以解除劳动关系...

  • 建筑工地工人受伤了如何赔偿?

    随着我国房地产和建筑工程行业的迅猛发展,大量农村劳务力涌入城市,成为建筑工人。为我国的城市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与之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