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自动离职,单位对自动离职的处理是怎样的?
自动离职其实也就是职工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下,依法向用人单位提出辞职申请的行为。一般情况下,在职工自动离职的时候是不会获得经济补偿金的,当然也有特殊情况。那么,什么是自动离职,单位对自动离职的处理是怎样的?
网友咨询:对于自动离职单位会怎么处理?
广东文功律师事务所张洋律师解答:
自动离职,是职工根据企业和自身情况擅自离职,是强行解除与企业的劳动关系的一种行为。有的职工因辞职未准或要求解除合同未被同意,便擅自离职或违约出走;有的职工未说明原因不辞而别;也有的受优厚待遇诱惑而擅自“跳槽”等均属自动离职范围。
单位对职工自动离职的处理,协商办理离职手续,要是职工有损害单位利益的行为,可以要求其作出赔偿。
按照《劳动法》第31条的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对擅自离职的,以旷工论处。因为未经批准,擅自离职的,或停薪留职期满后1个月以内,本人既未要求回原单位工作,又未办理辞职手续的,均属无故旷工行为,况且旷工时间已够除名规定的期限,所以可按除名处理。
自动离职、擅自离职的含义是相同的,都是指劳动者不向用人单位打招呼,随意脱离所在工作岗位和所在单位的行为。这种不辞而别的行为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常常会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用人单位也往往要追究该劳动者的责任。用人单位对擅自离职的职工可按旷工处理,给予除名。按照国家规定,自动离职的劳动者不享受任何待遇。
张洋律师解析:
解除劳动合同、辞职与自动离职的区别:
辞职、自动离职(又称擅自离职)是指劳动者解除与用人单位劳动关系的行为。在《劳动法》实施之后,也就是劳动者解除与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的行为。这就是解除劳动合同与辞职、自动离职的联系。它们的区别主要有以下两点:
解除劳动合同的运用主体可以是用人单位,也可以是劳动者。而辞职、自动离职的运用主体只是劳动者。
解除劳动合同适用的原因是双重性质的,既有惩罚性的,又有非惩罚性的。而辞职不具有惩罚性,自动离职往往是一种违法行为。
离职与辞职没有本质的区别,从以前的规定看,一般是指尚未丧失劳动能力的干部由于某些个人原因,不能继续在用人单位供职,需要向用人单位提出离职要求,经批准后可办理离职手续,享受一次性的离职费待遇,与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关系。当然,有的也不发离职待遇。
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
劳动部门指出,遇到上述5种情况,职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单位又拒付劳动报酬和补偿金,职工可以在规定的时效内申请劳动仲裁,直至向法院起诉,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根据《关于企业处理擅自离职职工问题的复函》规定,自动离职是指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时不履行解除手续,擅自出走离岗,或者解除手续没有办理完毕而离开单位。对于自动离职的人员,单位享有以下权利:
依据本企业规章制度,行使行政处分权.
为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企业通常都会制订一定的业务要求和相应的规章制度,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是每名员工应做到的基本业务规范。其中就包括工作制度按照上下班,不迟到早退、不擅自离岗,严格履行请假制度,经批准后方可离开岗位,不得无故不到岗、请假未准而擅离职守等。对此企业有权依据规章制度对员工给予处分。对于员工自动离职,企业可按旷工处理。
本人有多年军队、国企和法院的工作经历,阅历丰富,知识全面;从业十余年,办案近千件无一差错;工作诚实守信,认真负责,善于思考,勇于开拓;对疑难案件能够独辟蹊径,出奇制胜,最大限度的维护委托人的权益。
-
离职后还可以劳动仲裁吗?
很多小伙伴在职期间可能不懂,在离职之后才听到别人告诉自己公司的行为侵害了自己合法的劳动权益,于是想去劳动仲裁。想到这里,...
-
同事借钱后离职失踪,怎么要回钱?
出现有欠条不还钱时,当事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要回借款: 1、找不到借款人的,债权人可以持借条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递交诉讼状...
-
离职报告多写3个字赔公司2.9万,离职报告千万不要写这三个字
这也就提醒我们,如果想辞职,写离职报告时一定不要写请公司批准这种类似的字样,因为一旦写了这种内容,就会使劳动者单方面要求...
-
女子离职后在朋友圈诋毁前公司被判道歉
根据《民法典》规定,侵犯他人名誉权的,是需要向被侵权人承担停止请、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的;所...
-
金三银四跳槽季,什么时候离职你务必要知道!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员工主动跟公司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提前30天以书面的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如果员工是在试用期阶段,则只需提...
-
离职后能要求原单位补缴社保吗?
社会保险费是指加入各种社会保险并支付保险费的行为。一般来说它指的是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的...
- 劳动者持假文凭,与用人单位签...2023-03-13
- 生活来源再法律上是怎样规定的...2023-03-14
- 故意注销店铺能否逃避赔偿责任...2023-03-13
- 没有约定补偿金,竞业限制条款...2023-03-13
- 参谋长和副军事主官谁的权利大...2023-03-14
- 员工的平均工资跟社保缴费基数...2023-03-13
- 公司倒闭劳务外包工有赔偿吗,...2023-03-13
- 公司可以辞退怀孕女员工吗?补...2023-03-13
- 员工因私事外出受伤能否认定为...2023-03-13
- 签订空白劳动合同是否有效?2023-03-21
- 工伤期间误工费与工资能同时主...2023-03-13
- 个人所得税缴纳标准2023新...2023-02-20
- 怎么看待现在关于退休金的情况2023-03-13
- 企业需要和哪些员工签订保密协...2023-03-13
- 工伤工资是否跟在岗人员工资一...2023-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