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单位就工伤赔偿达成协议之后,还能申请仲裁吗?
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在我国,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那么,和单位就工伤赔偿达成协议之后,还能申请仲裁吗?
工伤赔偿和解协议书已经签订,还能申请劳动仲裁吗?
可以申请仲裁。如果劳动者认为在签订协议书后觉得显失公平,可以在仲裁时效内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可依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法定标准,审查双方协议的合法性、合理性,依法裁决企业补足工伤工亡的待遇差额。
【法律依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仲裁法规定一般经济纠纷的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度”,即仲裁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劳动争议仲裁,当事人对裁决不服的,除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的几类特殊劳动争议外,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由此可见,劳动争议的裁决一般不是终局的,法律规定仲裁这一程序,主要是考虑到这类纠纷的处理专业性较强,由一些熟悉这方面业务的人员来处理效果比较好,有利于快速、高效地解决纠纷,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法院的诉讼压力,节约了审判资源。
一般经济纠纷的仲裁,要求双方当事人在事先或事后达成仲裁协议,然后才能据此向仲裁机构提出仲裁申请;而劳动争议的仲裁,则不要求当事人事先或事后达成仲裁协议,只要当事人一方提出申请,有关的仲裁机构即可受理。
仲裁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后,当事人不履行仲裁裁决的,仲裁机构不能强制执行,只能由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在诸多劳动争议中,劳动关系的终止时间对案件能否进入实体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无论是用人单位还是劳动者在应当劳动争议时,在劳动关系的终止证据或质证观点上一定要有相应的准备。
-
劳动合同是否一定要签收?签收劳动合同还能申请仲裁吗?
劳动合同签收手续是职工拿到劳动合同后签字确认后交给单位的过程。劳动合同发放时需请劳动者签署《劳动合同签收表》,并对签收劳...
-
劳动争议超过一年了,还能申请仲裁吗?
劳资双方产生劳动争议的,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解决劳动争议,而申请劳动仲裁是有期限限制的,劳动者要注意申请期限,那么劳动...
- 强制劳动者加班是不是违法的?2023-03-13
- 下班途中绕道接侄子回家路上出...2023-03-13
- 假期结束劳动者因新冠疫情未及...2023-03-13
- 劳动合同对工资约定不明确怎么...2023-04-20
- 不在工位上就等于无故脱岗、旷...2023-04-04
- 只要失业了就能领失业保险吗?2023-03-13
- 我的生育保险已经交够一年,可...2023-03-13
- 低保户怎么申请2023-03-13
- 职工被直接买断工龄合法吗2023-03-13
- 下班回家路上被本公司车撞了,...2023-03-13
- 劳动仲裁的管辖地怎样确定?2023-03-13
- 违反劳动竞业禁止会有什么后果...2023-03-13
- 农村五年会会变成什么样子?2023-03-18
- 农民工工资拖欠怎么解决,具体...2023-03-13
- 公司被外资企业收购,原公司员...2023-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