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同期内变更工作岗位和职位,用人单位是违约吗?
劳动合同的变更是指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后,在合同尚未履行或者尚未履行完毕之前,经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当事人协商同意,对劳动合同内容作部分修改、补充或者删减的法律行为。劳动合同的变更是原劳动合同的派生,是双方已存在的劳动权利义务关系的发展。那么,在合同期内变更工作岗位和职位,用人单位是违约吗?
在合同期内变更工作岗位和职位,请问用人单位是否违约?
变更需要双方协商一致。否则,劳动者可以不同意。
合同期内用人单位是可以变更工作岗位的,但是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协商一致变更;
2、企业在经过培训后,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变更劳动合同的注意事项:
1、必须在劳动合同依法订立之后,在合同没有履行或者尚未履行完毕之前的有效时间内进行。即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已经存在劳动合同关系,如果劳动合同尚未订立或者是已经履行完毕则不存在劳动合同的变更问题。
2、必须坚持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即劳动合同的变更必须经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当事人的同意。平等自愿、协商一致是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也是其变更应遵循的原则。劳动合同关系,是通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而形成的,其变更当然应当通过双方协商一致才能进行。劳动合同允许变更,但不允许单方变更,任何单方变更劳动合同的行为都是无效的。
3、在实践中,有此用人单位为达到变更劳动合同的目的,采取了许多变通的手段。
4、必须合法,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劳动合同变更也并非是任意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约定的变更内容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
5、变更劳动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经协商后对劳动合同中的约定内容的变更达成一致意见时,必须达成变更劳动合同的书面协议,任何口头形式达成的变更协议都是无效的。
劳动合同的签订和履行必须以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为前提。如果合同签订时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发生修改或者废止,合同如果不变更,就可能出现与法律、法规不相符甚至是违反法律、法规的情况,导致合同因违法而无效。因此,根据法律、法规的变化而变更劳动合同的相关内容是必要而且是必须的。
-
劳动合同法变更工作岗位的规定是什么,有哪些规定?
现阶段下,因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许多企业目前需要进行公司管理的各项工作调整,其中最关键的是关于员工岗位的调整。那么劳动合...
- 失业金领取条件及标准最新20...2023-02-20
- 多久算拖欠工资,用人单位拖欠...2023-03-13
- 为什么笔盖上的孔又叫救命孔?2023-03-14
- 劳动法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死亡...2023-03-13
- 灵活就业退休和企业退休的区别2023-03-13
- 保姆发烧死亡家属索赔158万...2023-02-20
- 工伤保险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是什...2023-03-14
- 工资标准是怎样制定的2023-03-13
- 2月10日后因疫情影响导致企...2023-03-13
- 没签订合同的员工提出离职,公...2023-03-13
- 骑车上班不慎摔倒,责任在自己...2023-03-13
- 延长春节假期属于法定节假日、...2023-03-13
- 企业因疫情影响导致停工停产的...2023-03-13
- 法定节假日值班到底算不算加班2023-03-13
- 残疾证发放在哪里领取2023-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