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持假文凭,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是否有效?
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那么,劳动者持假文凭,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是否有效?
洪某到某公司应聘,声称自己是本科学历,具有多年销售经验,并向该公司出示了某大学的毕业证书。某公司将其招聘为销售经理,双方签订了2年的劳动合同,约定工资为3000元/月。洪某担任销售经理后,某公司根据其工作表现,对其学历和工作经历产生怀疑,经向某大学核实后,发现洪某所持的是假文凭。某公司通知洪某解除劳动合同。
持假文凭订立的劳动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我国《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无效。劳动合同的有效性是建立在劳动合同双方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的。
欺诈是指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行为。
洪某通过欺诈手段与被告订立劳动合同,属于无效合同,公司有权予以解除,并且无须支付任何赔偿金。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26条,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无效劳动合同是指不符合法定生效条件的劳动合同。无效的劳动合同,从订立的时候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确认劳动合同部分无效的,如果不影响其余部分的效力,其余部分仍然有效。劳动合同的无效,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引起无效的原因大体有以下几种:
1、合同主体不合格。如受雇一方提供了假的学历、学位、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聘用单位不具备招聘资格等。
2、合同内容不合法,即劳动合同有悖法律、法规及善良风俗,或是损害了国家及社会的公共利益。如约定制造冰毒、假钞等。内容不合法的劳动合同不受法律保护。
3、意思表示不真实。劳动合同是双方合意的产物,应该是当事人真实的意思表示。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违背一方的真实意愿,因而是无效的。
4、合同形式不合法。这是指劳动合同没有采取书面形式、当事人也未实际履行主要义务,或者依法或应当事人要求应当鉴证的劳动合同没有鉴证等。在一般情况下,只要当事人采取补救措施,使合同形式上合法化后,就可以认定合同有效。
- 工伤认定是哪个部门,工伤应如...2023-03-13
- 员工辞职给不给补偿金?2023-03-13
- 企业因疫情影响导致停工停产的...2023-03-13
- 继承人在遗产分割时死亡,该怎...2023-03-14
- 集体合同产生争议如何处理?2023-03-28
- 劳动合同法变更工作岗位的规定...2023-03-13
- 劳动法对男方陪产假是怎么规定...2023-03-13
- 发生劳动争议应当怎样解决?2023-03-13
- 隔离治疗期间或医学观察期间如...2023-03-13
- 公司不同意我辞职怎么办?2023-03-13
- 物价是不是工资变化的理由2023-03-13
- 因疫情交通管制等原因员工无法...2023-03-13
- 试用期可不可以不签劳动合同?2023-04-14
-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解除赔偿是...2023-03-13
- 劳动法关于辞退补偿标准2023-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