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期内可以随时离职吗?
试用期不可以随时辞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3日通知用人单位,并把工作都交接好,才可离职并解除劳动合同,公司也应支付试用期应得的工资。
试用期是指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是否合格进行考核,劳动者对用人单位是否符合自己要求也进行考核的期限,这是一种双方双向选择的表现。
第一步:撰写辞职报告,交给领导和人力资源部门,同事要拍照留存,以防止出现意外情况。辞职报告要写明辞职原因和递交时间,并签上辞职人的名字。
第二步:等待审批,在这段时间内,一定要正常进行工作,并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梳理总结,对自己持有的办公设备、文件等进行登记造册,准备交接。
第三步:领导和人力资源部门批准后,与考勤管理部门、劳资部门和财务部门对接,检查核对考勤记录和奖惩记录,清算自己上班期间的工资。
第四步:与社保、人力资源、财务部门对接,了解档案、社保、公积金办理规定,并配合相关部门办理社保、档案、公积金转移或封存手续。
第五步:各项手续达成一致后,找到人力资源部门,出具离职证明材料。
具体规定:
劳动合同期限在三个月以上的,可以约定试用期。也就是说,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能够约定试用期的最低起点为三个月。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需要说明的是,劳动合同期限长短不是约定试用期的唯一参照。
实践中,很多工作本来不需要试用期过长,劳动者就能胜任,装卸工、建筑工地小工、力工等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三天就行。但有些用人单位动辄规定试用期为三五个月,甚至半年,恶意用足法定试用期限上限,这加重了劳动关系的不平等性,增加了劳动者的职业不确定性和经济负担。这就提醒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特别是劳动者一方在约定试用期时将技术含量的因素考虑进去。对用人单位来说,在合理时间内依然不能判断劳动者是否能胜任,就应当承担因此而带来的风险。
德国《非全日制和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法》中规定,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中不能约定试用期,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才可以约定。意大利法律规定,一般工人的试用期为十五天至三十天,技术人员为三个月,企业管理人员为六个月。
这就涉及到对劳动合同中试用期性质的理解,试用期是指用人单位对新招收的职工进行思想品德、劳动态度、实际工作能力、身体情况等进行进一步考察的时间期限。在录用劳动者时的试用期内这些情况已经基本搞清楚了。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在征求意见过程中,相当多的意见建议将可约定试用期的劳动合同的期限修改为一年以上。
按《劳动合同法》规定,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但现实生活中,少数用工单位会不合法的约定试用期。
以下六种情形均不得再次约定试用期:
一是劳动合同期满续订劳动合同的;
二是劳动者因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三是劳动合同履行期间劳动者工作岗位变更的;
四是用人单位招用同一劳动者且上次招用时双方约定的试用期已实际履行或者已部分履行的;
五是用人单位与初次就业的军队转业干部、指令性安置的复退军人以及军转干部随调家属等政策性安置人员订立劳动合同的;
六是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劳动合同法》规定试用期内用人单位可解除劳动合同仅限于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
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4.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5.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6.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7.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8.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除上述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在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
试用期被辞退应该马上结算工资吗?
试用期被辞退是一件让人很不愉快的事情,不仅对于个人的自尊心有影响,还可能导致经济上的损失。那么,试用期被辞退后工资怎么结...
-
劳动者在试用期与单位形成劳动关系吗?
试用期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磨合期,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后,双方为了互相了解而协商约定一段时间做为考察期限...
-
非全日制用工,用人单位可以约定试用期吗?
很多企业现在开始进行非全日制用工,它相比于全日制用工来说,时间比较灵活,也受很多应聘者的喜爱,但是有时会约定试用期。那么...
-
试用期可不可以不签劳动合同?
劳动者在初入单位就职时,会经过一段试用期,很多用人单位会以试用期为由不与劳动者订立合同。不过,根据法律的规定,试用期不签...
-
试用期单位不缴社保合法吗?
单位以试用期为由,不为员工缴纳社保,这合法吗?
-
试用期约定不合法要支付赔偿金吗?
试用期是用人单位对新录用的劳动者进行考核、劳动者对用人单位进行了解的期限。试用期可以使双方有一个互相了解和适应的过程。但...
- 可以以求职者感染过新型冠状病...2023-03-13
- 劳动者入职后,全职做几个月才...2023-03-13
- 如果劳动者因疫情未能及时返岗...2023-03-13
- 申请劳动仲裁需要的证据有哪些2023-03-13
- 医务人员工作期间感染肺炎的,...2023-03-13
- 离职后还可以劳动仲裁吗?2023-05-07
- 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4.5...2023-03-13
- 医务人员因工作原因感染的,是...2023-03-13
- 工资多久不发放才算是拖欠工资...2023-03-13
- 试用期怀孕可以辞退吗2023-03-13
- 能去劳动局维权吗2023-03-13
- 社保缴纳可以停掉吗2023-03-13
-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期间企业...2023-03-13
- 关于职工年休假有什么法律规定...2023-03-13
- 受到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困难...2023-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