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房产会如何分割?我可以分到男方家的房产吗?

所属栏目:法律知识/婚姻家庭

2023-02-23 17:16:45 10359

夫妻离婚除了要争夺抚养权之外,在婚内期间的房产也是双方争夺对象。但是由于房产价格高,它的购买方式和出资人都不相同离婚分割起来就比较麻烦,那么,离婚房产如何分割?为您分析。

替换高清大图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婆婆去世留下一平房我老公把我们的楼卖了15万3,把钱都给他爸汇去买楼了,公公和婆婆离婚20多年了去年老公就拿工资给他爸还贷款,现在老公要和我离婚孩子归他,给我五万,我没有工作想要一平房,请问一下要是离婚的话我能分到房子吗?

解答:

1.离婚后如果女方没有住所,可以请求法院判决男方给予提供住房帮助。

2.如果涉案房产能被法院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你是可以分得一半房产的。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1)明确产权,不论房产证上是一方的名字,还是双方的名字,均为共同财产。

(2)明确产值,即房屋价值,按市场价计算,不按当初购房合同金额计算。

(3)分清权益部分和债务部分。如果涉及贷款,先要将贷款部分除去。也就是说,由取得房子的一方付给未得房一方房屋价值的一半,得房方单独偿还剩余的本金及利息。

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的规定,既然是夫妻一方婚前付了全部房款,并取得了房产证,那么该房屋是婚前财产。因此,离婚时,另一方无权要求分割。

虽然房屋是一方婚前购得,但婚后房屋增值部分以及共同偿还贷款的部分,除夫妻双方另有约定外,应当视为共同财产。需要说明的是,共同还贷部分,不论是由一方用个人工资还贷,还是用双方工资还贷,均应认定为夫妻共有财产。当然,如果一方确能证实,其还贷资金来源于个人婚前财产,那么该部分不应认定为夫妻共有财产。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的规定,离婚时,双方对尚未取得所有权或者尚未完全取得所有权的房屋有争议且协商不了的,人民法院不宜判决房屋的所有权归属,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判决由当事人使用。待取得房屋产权证后,再由任何一方另行向法院起诉。

另外,最高院民一庭有关解释明确,法院不宜判决房屋所有权归属的范围包括:

(1)购买福利性政策房屋;

(2)购买商品房;

(3)购买经济适用房。

购买以上三种房屋,在离婚时,尚未取得房产证的,法院不宜就该房所有权直接判决。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二十二条规定,父母在双方结婚前的出资,视为对自己子女的赠与,另有约定除外;父母在双方结婚后的出资,视为对夫妻双方的赠与,另有约定除外。

房产证上除了有夫妻双方的名字外,还有子女的名字,或有父母的名字。对此,法院一般不会将其主动追加第三人,而是采取如下措施:

(1)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对房屋部分的财产分割不予审理,由当事人另案起诉;

(2)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将案件中止审理,告诉当事人另行提起析产之诉,后根据析产的判决结果,对夫妻共有部分的房屋进行分割。

在上述情况下离婚时,房产证上有名字一方,如果不承认另一方购房时出过资,认为房屋属于其婚前个人财产,不作分割。在不能证实自己有出资且不是赠与给一方的前提下,另一方的权益法院是无力保护的。也就是说,即使另一方出了钱,但不能证明出资行为,法院也无法判决一方给予适当补偿。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