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网络遗嘱?网络遗嘱是否能够被《继承法》所承认?

所属栏目:法律知识/婚姻家庭

2023-02-23 17:12:28 9820

网络遗嘱,是一个个人重要信息的存储和传递平台,用户可将自己的重要信息、文件、资料、数据保存在网络遗嘱保管箱内,并留下指定联系人。如果万一用户发生意外状况离世,网络遗嘱网将把用户存储在保管箱内的所有信息传递给用户的指定联系人。这项终身托管为一次性收费业务。网络遗嘱可以让用户将遗嘱扫描文件、财务信息、个人的重要信息、比如银行帐号保险单号什么的存在里面,并在用户意外死亡后转交给事先设定的联系人。网络遗嘱网本身并不提供立遗嘱的功能。网络遗嘱因为也有遗嘱的字样,所以容易给人造成误解,以为网络遗嘱就是在网络上立遗嘱。

“新型网络遗嘱”有效吗?

法定的五种遗嘱方式,要么有被继承人本人的亲笔签名,要么有本人的真实录音或者有见证人在场作证,被篡改、被模仿的难度比“网络遗嘱”更大,即使有争议,也更加容易鉴定真伪。“而通过网络订立的遗嘱,其意思表示是否真实较难考证。这些新型‘遗嘱’的载体,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出现被盗号、篡改等情形。此时在网络上订立的‘遗嘱’内容就不一定是被继承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会导致‘新型网络遗嘱’意思表示的真实性存在瑕疵。”另外孙涛律师认为,法律只规定了公证遗嘱、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口头遗嘱、录音遗嘱五种有效的遗嘱形式。通过网络载体所订立的遗嘱,其本身形式上不属于以上五种遗嘱形式中的任何一种,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遗嘱形式。这样的“遗嘱”是不具有法律效力的。

因此,从法定遗嘱要件的角度来说,目前出现的“新型网络遗嘱”不可能被《继承法》所确认。

每一份遗嘱都有严格的法律限制和一些法律程序,特殊遗嘱还需公证,进行公证遗嘱,在网络上“立遗嘱”肯定不合适,而且不具有法律效力。目前,个人信息被泄露的案例比比皆是,网友将自己的重要信息放置在网络上,极易导致个人信息被泄露。除了个人信息安全得不到保障外,在网络上“立遗嘱”程序也不合法。假设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当事人发生意外死亡的情况,网站联系不到当事人之后,是否将“云”保管箱给予或交付当事人指定的联系人,其他人无从知晓,因为没有任何第三人或第三方见证人员参与,更没有法律的任何保障,一旦涉及高额遗产,网站是否能及时、客观、真实地将这些“网络遗嘱”交给指定的联系人?而在这一系列的问题还需要第三方的监督、管理和完善,否则,任何人都可以开通一家网站进行公证遗嘱。

虽然虚拟世界里的“网络遗嘱”不具有法律效力,但是相关部门也应通过科技等技术手段作为监管,这样,才能更好地抑制个人信息外露和防止一些纠纷的发生。而且,等科技和社会更进一步发展时,相关部门可以出台司法解释等来规范,也或许是可以的。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