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遗嘱中处置了对象的财产,是否有效?这样会发生继承吗?

所属栏目:法律知识/婚姻家庭

2023-02-23 17:10:22 6830

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所有财产和法律规定可以继承的其他财产权益。包括积极遗产和消极遗产。积极遗产指死者生前个人享有的财物和可以继承的其他合法权益,如债权和著作权中的财产权益等。消极遗产指死者生前所欠的个人债务。世界各国民法确定遗产的范围和价值,都是从继承开始时,即被继承人死亡或宣告死亡(见失踪和死亡宣告)这一法律事实发生的时间确定的。在中国,一般,在继承开始地点(即死亡人最后的住所或主要财产所在地)的继承人,负责通知不在继承地点的其他继承人和遗赠受赠人和遗嘱执行人关于被继承人死亡的事实;保存遗产的人应当负责保管好遗产,不得擅自处理、隐匿和侵吞。

遗嘱什么情况下无效,遗嘱中处分了他人财产是否有效

无效情形:1、遗嘱人不具有完全行为能力。2、遗嘱内容不是立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3、对不属于自己财产的无效处分导致的失效。4、违反强制性法律规定导致的失效。5、形式要件欠缺导致的失效。5、有效遗赠扶养协议导致的失效。6、多份遗嘱内容冲突导致的失效。7、遗嘱人生前对财产的处分行为致使遗嘱处分的财产在继承开始前灭失、部分灭失或所有权转移、部分转移的,遗嘱视为被撤销或部分撤销,不发生法律效力。8、放弃或丧失继承权导致的失效。9、清偿债务导致的失效。10、遗嘱继承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导致的失效。11、清偿债务导致的失效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三十八条规定,遗嘱人以遗嘱处分了属于国家、集体或他人所有的财产,遗嘱的这部分,应认定无效。因此,应先将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你的配偶对属于你的那一半财产的遗嘱处分无效,对于属于配偶的另一半财产可以按遗嘱确定的分配原则处理。

现在夫妻其实可以有共同遗嘱,现行继承法没有将共同遗嘱作为独立的遗嘱形式,于是共同遗嘱有效亦或无效,是自在还是自设,理论界和实务界一直存有争议。作为一线的婚姻家事律师对此感受颇深。笔者认为,无论从现实生活角度和法律思维角度共同遗嘱的存在均有其合理性,应当肯定其法律效力。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