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双方中一方迫使对方签订协议有效吗
裁判要旨法律规定的胁迫行为须具备一定要件:即须有胁迫行为,须有胁迫故意,胁迫须为非法,须被胁迫人因胁迫而陷入恐惧、并因恐惧而为意思表示,被胁迫人所作意思表示违背其真实意思这几方面。虽然一方采用不让对方正常睡眠的方式迫使其签订《夫妻财产约定书》,但同意签订夫妻财产协议书是因为对方承诺签订后双方能够和谐相处,因此其作出签订的意思表示并非违背自身真实意愿;在其人身自由未被限制的前提下,所谓不让正常睡眠的手段不构成胁迫。法律规定,附条件的法律行为,可分为:附条件生效的法律行为和附条件解除的法律行为。法理通说认为,撤销权属形成权,通过受损害方的单方撤销行为即可使在意思表示不自由的情况下作出的法律行为效力归于消灭。为了减少相对方权利义务长时间陷入不确定状态而处于不利地位,法律规定撤销权的行使应在除斥期间内进行,也因形成权的这一特性,法律规定形成权上不得再附加行使条件。案例索引王某与马某夫妻财产约定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2017)京0102民初22359号争议焦点夫妻一方采取不让对方正常睡眠的方式迫使对方签订的《夫妻财产约定书》是否构成法律上的胁迫,成为被撤销的法定理由?撤销权可否附加行使条件?裁判意见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认为: 根据法律规定:一方以欺诈或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或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法律规定的胁迫行为须具备一定要件:即须有胁迫行为,须有胁迫故意,胁迫须为非法,须被胁迫人因胁迫而陷入恐惧、并因恐惧而为意思表示,被胁迫人所作意思表示违背其真实意思这几方面。在作出签订的意思表示并非违背自身真实意愿且在其人身自由未被限制的前提下,所谓不让正常睡眠的手段亦不构成法律意义上的胁迫。 根据法律规定,附条件的法律行为,可分为:附条件生效的法律行为和附条件解除的法律行为。法理通说认为,撤销权属形成权,通过受损害方的单方撤销行为即可使在意思表示不自由的情况下作出的法律行为效力归于消灭。为了减少相对方权利义务长时间陷入不确定状态而处于不利地位,法律规定撤销权的行使应在除斥期间内进行,也因形成权的这一特性,法律规定形成权上不得再附加行使条件。因此附条件签订的《夫妻财产约定书》在条件未能成就时,主张撤销缺乏法律依据,不予支持。
延伸阅读
赞助链接
推荐其他文章
- 离婚案件当事人在诉讼中有何义...2023-02-22
- 夫妻离婚的赔偿问题怎么确定,...2023-02-23
- 约定好的离婚协议能否变更,约...2023-02-23
- 什么时候会发生转继承?谁可以...2023-02-23
- 27岁男子与76岁老太结婚未...2023-02-23
- 二婚到底好不好?2023-02-23
- 法院离婚诉讼费如何分担?离婚...2023-02-23
- 老人立遗嘱有债务怎么办2023-02-23
- 胁迫结婚如何处理?受胁迫结婚...2023-02-23
- 婚前出轨离婚财产的分割是怎么...2023-02-23
- 夫妻共同债务的种类2023-02-23
- 什么是重婚罪?重婚罪如何认定...2023-02-23
- 在老公车上安装监听定位器是违...2023-05-07
- 离婚后还需帮对方偿还债务吗,...2023-02-23
- 妻子有了精神病,丈夫可以离婚...2023-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