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双方中一方迫使对方签订协议有效吗
裁判要旨法律规定的胁迫行为须具备一定要件:即须有胁迫行为,须有胁迫故意,胁迫须为非法,须被胁迫人因胁迫而陷入恐惧、并因恐惧而为意思表示,被胁迫人所作意思表示违背其真实意思这几方面。虽然一方采用不让对方正常睡眠的方式迫使其签订《夫妻财产约定书》,但同意签订夫妻财产协议书是因为对方承诺签订后双方能够和谐相处,因此其作出签订的意思表示并非违背自身真实意愿;在其人身自由未被限制的前提下,所谓不让正常睡眠的手段不构成胁迫。法律规定,附条件的法律行为,可分为:附条件生效的法律行为和附条件解除的法律行为。法理通说认为,撤销权属形成权,通过受损害方的单方撤销行为即可使在意思表示不自由的情况下作出的法律行为效力归于消灭。为了减少相对方权利义务长时间陷入不确定状态而处于不利地位,法律规定撤销权的行使应在除斥期间内进行,也因形成权的这一特性,法律规定形成权上不得再附加行使条件。案例索引王某与马某夫妻财产约定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2017)京0102民初22359号争议焦点夫妻一方采取不让对方正常睡眠的方式迫使对方签订的《夫妻财产约定书》是否构成法律上的胁迫,成为被撤销的法定理由?撤销权可否附加行使条件?裁判意见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认为: 根据法律规定:一方以欺诈或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或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法律规定的胁迫行为须具备一定要件:即须有胁迫行为,须有胁迫故意,胁迫须为非法,须被胁迫人因胁迫而陷入恐惧、并因恐惧而为意思表示,被胁迫人所作意思表示违背其真实意思这几方面。在作出签订的意思表示并非违背自身真实意愿且在其人身自由未被限制的前提下,所谓不让正常睡眠的手段亦不构成法律意义上的胁迫。 根据法律规定,附条件的法律行为,可分为:附条件生效的法律行为和附条件解除的法律行为。法理通说认为,撤销权属形成权,通过受损害方的单方撤销行为即可使在意思表示不自由的情况下作出的法律行为效力归于消灭。为了减少相对方权利义务长时间陷入不确定状态而处于不利地位,法律规定撤销权的行使应在除斥期间内进行,也因形成权的这一特性,法律规定形成权上不得再附加行使条件。因此附条件签订的《夫妻财产约定书》在条件未能成就时,主张撤销缺乏法律依据,不予支持。
延伸阅读
赞助链接
推荐其他文章
- 夫妻之间是否有相互扶养的义务...2023-02-23
- 离婚时房子应该怎么分?2023-02-23
- 农村两女户政策的具体内容是什...2023-02-23
- 婚前财产妻子死亡,丈夫可以分...2023-02-23
- 父母包办婚姻可以单方起诉离婚...2023-02-23
- 申请婚姻无效应当满足什么条件...2023-02-23
- 遗赠抚养协议可以撤销吗,遗赠...2023-02-23
- 办完离婚手续后还可以请求离婚...2023-02-23
- 男方父母赠与的拆迁安置房需分...2023-02-23
- 离婚后财产还能继续共有吗?离...2023-02-23
- 什么是共同债务?同居下的债务...2023-02-23
- 两岁以下的孩子,离婚男方能争...2023-02-23
- 再婚要办婚前财产公证吗?再婚...2023-02-23
- 夫妻共同债务认定的难点是什么...2023-02-23
- 离婚时财产归属难以认定时如何...2023-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