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共同债务有哪些?夫妻假离婚就能逃避债务吗?
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除了积累财富,也可能背负债务,如果是基于夫妻共同生产、生活或者履行法定义务产生的债务,就属于夫妻共同债务,需要两人共同承担,那么具体来说,夫妻共同债务有哪些?夫妻假离婚就能逃避债务吗?
网友咨询:
一方在婚姻存续期间举债,另一方并不知情。有些用于公司经营,有些可能用于婚前债务,未用于共同生活,且还向另一方父母借债未还。现离婚,如果民事诉讼要追加另一方为债务人,另一方的婚前财产是否会被强制执行?如果另一方已死亡,还能继续追加执行吗?
山东畅海律师事务所孟令燕律师解答:
1、夫妻共同债务是婚姻存续期间为了改善家庭生活而借的债。2、无论是借入还是借出都需要有证据。3、婚前财产如果没有特别约定的,在生活超过8到10年的都是夫妻共同财产。4、死亡的可以用遗产还应该还的债务。
孟令燕律师解析:
夫妻共同债务的范围可以大致分为如下几类:
(1)夫妻为家庭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如购置共同生话用品所负债务;购买、装修共同居住的住房所负债务:为支付一方医疗费用所负的债务。
(2)夫妻一方或双方为履行法定扶养义务所负的债务。履行法定赡养义务所负的债务。
(3)为支付夫妻一方或双方的教育、培训费用所负的债务;夫妻从事正当的文化、教育、娱乐活动,从事体育活动等所负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为支付正当必要的社会交往费用所负的债务。
(4)夫妻共同从事生产、投资经营,也包括夫妻一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但利益归家庭共享的情形。夫妻协议约定为共同债务的债务。夫妻协商确定共同负担的债务,即使该债务带来的利益并非婚姻共享,也应纳入夫妻共同债务。
孟令燕律师补充:
夫妻假离婚能逃避债务吗
1、案情摘要
陈某于1996年娶黄某为妻,婚后生有一女。夫妻二人在外打拼,日子过得颇红火。但后来,陈某在外投资失败,债台高筑,无力偿还。为躲避债务,两人决定假离婚,转移财产。2004年1月,两人签订《离婚协议》,并办理了离婚手续,约定女儿由黄某抚养,房屋等财产全部归黄某所有,所欠一切债务由陈某负责偿还。离婚后,双方仍在一起共同生活,并以夫妻名义出入各种场所。后来,黄某与陈某感情逐渐淡化。陈某要求重新分割夫妻共同财产,2007年9月,双方签订协议,约定2004年订立的离婚协议作废,并重新分割财产。但协议签订后,黄某拒绝履行义务。
2、问题剖析伴
随着离婚案件的增多,“假离婚”的现象也呈增长势头。有些人借助当前较为便捷的离婚程序,通过“假离婚”恶意规避法律,逃避债务或谋取其他不正当利益。对弄假成真的假离婚来说,夫妻婚姻解体带来的巨大代价(包括财产、子女、精神痛苦等方面)显然不是区区十几万元房贷利益所能弥补和挽回的。另外,如果另一方以对方欺诈为由要求重新分割财产,很难得到法律支持,建议人们避而远之。
3、律师点评
该案实质上是夫妻协议离婚后,对原财产分割协议反悔的纠纷。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9条的规定, 男女双方协议离婚后一年内就财产分割问题反悔,请求变更或者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而陈某3年后才提出,已经超过法定期间,依法不予支持。此外,当事人的离婚协议已经对夫妻财产分割问题作出处理的,债权人仍有权就夫妻共同债务向男女双方主张权利。只要是两人的共同债务,即使双方约定所欠债务由一方偿还,债权人仍有权要求两人共同偿还。
孟令燕律师总结:
夫妻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对外举债是属于夫妻共同债务还是举债一方个人债务,不仅涉及夫妻个人的财产利益和家庭稳定,而且直接关系到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和交易安全。因此,正确地界定夫妻共同债务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务中均属十分必要。
孟令燕律师,毕业于青岛大学法学院,诉讼法学硕士研究生,山东畅海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擅长处理企业法律事务、房地产法律事务、婚姻家庭纠纷等各类诉讼及非讼业务。
-
老赖离婚后对儿女还有没有影响?
欠债还钱本是天经地义,但现实生活中,不少债务人无法或者不愿履行所欠债务成了所谓的“老赖”,但如果家中有子女,则又必然为之...
-
离婚协议补充协议有无法律效力?
离婚后就离婚协议的履行协商变更的,可以离婚协议补充协议的形式进行补充约定,为了防止另一方对于协议的真实性和自愿性提出异议...
-
离婚后孩子归女方抚养,还有权继承父亲遗产吗?
继承是指自然人死亡后,由某人或某些人依法取得死者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的法律制度。继承权是一项重要的民事权利,是继承人依法享...
-
夫妻离婚时私生子能分财产吗?
第三者生的孩子,属于非婚生子女,指没有婚姻关系的男女所生的子女。小三的子女,俗称私生子,就是夫妻双方中的任何一方与没有合...
-
起诉离婚男方不到法庭怎么办?
离婚案件的起诉,是指婚姻关系的一方向人民法院提出依法解除与对方婚姻关系的请求。起诉一方当事人就是原告,被诉的一方当事人就...
-
离婚后,什么情况下不允许父母探望孩子?
夫妻双方可能由于各种原因会离婚,并且父母离婚后,夫妻的一方依法享有对没有一起生活的子女进行探视、看望、交往的权利,是与直...
- 婚前贷款婚会承担哪些风险2023-02-23
- 婚姻家庭编的传承与发展2023-02-23
- 房屋过户给子女后担心子女不孝...2023-02-23
- 如何看待郭新振选择和养父母过...2023-02-23
- 追索抚养费,适用诉讼时效吗?2023-02-23
- 夫妻财产分割的标准是什么?离...2023-02-23
- 什么人有权利申请撤销婚姻?2023-02-23
- 婚后父母出资首付款按揭贷款购...2023-02-23
- 公证遗嘱什么时候生效?认定遗...2023-02-23
- 有哪些不能够离婚的情况,是什...2023-02-23
- 离婚后,不抚养孩子一方不支付...2023-02-23
- 如何正确理解协议离婚的条件,...2023-02-23
- 夫妻离婚,子女是否参与财产分...2023-02-23
- 转继承和代位继承,是否可以同...2023-02-23
- 女方有外遇起诉离婚孩子抚养权...2023-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