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赠扶养协议的法律效力大吗,效力怎么认定?

所属栏目:法律知识/婚姻家庭

2023-02-23 16:40:33 14277

遗赠扶养协议是继承法所确立的一项新的法律制度,是我国继承制度的新发展,那么在实践当中具体该如何认定遗赠扶养协议的效力?遗赠抚养的法律效力大吗?

网友咨询:遗赠抚养的法律效力高于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吗?

江苏东银律师事务所庞娟律师解答:

遗赠扶养协议的法律效力:

1、遗赠扶养协议的法律效力高于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

我国《继承法》第五条规定:“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2、遗赠扶养协议一经签订,双方必须认真遵守协议的各项规定。

被扶养人对协议中指明的财产,在其生前可以占有、使用,但不能处分。如果遗赠的财产因此而灭失,扶养人有权要求解除遗赠扶养协议,并要求补偿已经支出的扶养费用。扶养人必须认真履行抚养义务。

3、遗赠扶养协议的执行期限一般较长。

在此期间如因一方反悔而使协议解除时,便发生两种法律后果:一是扶养人无正当理由不履行协议规定的义务,导致协议解除的,不能享受遗赠的权利。其已支付的扶养费用,一般也不予补偿。二是受扶养人无正当理由不履行协议,致使协议解除的,则应适当偿还扶养人已支付的扶养费用。

4、遗赠扶养协议签订后,遗赠人与其子女、扶养人与其父母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并不因此而解除。

遗赠人的子女对遗赠人的赡养扶助义务,不因遗赠扶养协议而免除。

庞娟律师解析:

遗赠扶养协议:是遗赠人和扶养人之间关于扶养人承担遗赠人的生养死葬的义务,遗赠人的财产在其死后转归扶养人所有的协议。遗赠扶养协议是一种平等、有偿和互为权利义务关系的民事法律关系。

遗赠扶养协议的签订:

1. 扶养主体必须是法定继承人以外的公民或集体组织。

被扶养人可以与公民签订遗赠扶养协议,也可以与集体组织签订遗赠扶养协议。

2. 内容应明确具体写出遗赠扶养双方各自的权利义务。

(1)扶养人承担该公民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受遗赠的权利;公民应将个人所有的合法财产赠送给扶养人。

(2)扶养人或集体组织无正当理由不履行,致协议解除的,不能享有受遗赠的权利,其支付的供养费用一般不予补偿;遗赠人无正当理由不履行,致协议解除的,则应偿还扶养人或集体组织已支付的供养费用。

3. 遗赠内容应写明遗赠财产的名称、数量、处所,并提供有效的证明文件。

4. 扶养内容应写明提供扶养具体内容、办法和期限。

遗赠抚养协议从协议成立之日起开始发生法律效力,这是其生效时间。

遗赠抚养协议和遗嘱的不同:

1、二者的受让主体不同

遗赠抚养协议的受让人必须是法定继承人以外的自然人,或国家及其他社会组织。

而遗嘱继承中的受让人,即继承人必须在法定继承人范围内,且必须是自然人。

2、二者所指向的客体范围不同

遗赠抚养协议的客体只包括财产权利,不包括消极的财产义务,但执行遗嘱不得妨碍清偿遗赠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

而继承的客体范围不仅包括财产权利还包括财产义务。继承遗产应当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缴纳的税款和债务以被继承人的实际遗产价值为限,超过遗产实际价值的部分,继承人可不予清偿,但自愿偿还的不在此限;但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对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可以不负偿还责任。

专业婚姻家事律师,国家二级婚姻家庭咨询师,专注于婚姻、继承家事领域的研究与代理,能够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设计最优方案,为客户争取最大利益,用心将纠纷化解在法庭之外,得到客户高度认可和好评。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