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有继承是什么意思,什么情况下会私有继承?
在生活中,常常听到共有继承与私有继承这两个相对的概念。那么,私有继承是什么意思,什么情况下会私有继承?
公有继承、保护继承和私有继承分别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私有继承就是指单独继承,单独继承是指继承人为一人的继承。即使第二顺序的法定继承人有数人,但只要第一顺序继承人仅有一人,也应认为是单独继承。
私有继承的情形:第一顺序继承人仅有一人。
【法律依据】
《继承法》第十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法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法所说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法所说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共同继承是指继承人为数人,即为两人以上共同继承遗产。继承人的数量以依法享有继承权的人数为准,而不以实际继承的人数计算。例如,继承发生时享有继承权的可能是多数,但因有的继承人放弃继承或者被剥夺继承权,最后可能仅有一人参与继承。但只要继承发生时继承人为两个人以上,就属于共同继承。共同继承需要解决的问题较多,以致它比继承人为一人的继承复杂得多,也容易引起纠纷。
继承权主体,也就是享有继承权、能行使继承权的主体。根据《继承法》的相关规定,继承权主体可以通过法律的直接规定明确,或者是合法有效的遗嘱指定,也可以通过被继承人与他人签订的遗赠扶养协议指定。具体为以下三类:
1.法定继承人。
2.遗嘱指定的继承人。
3.遗赠扶养协议指定的继承人
此外,根据《继承法》第28条规定,“遗产分割时,应当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胎儿出生时是死体的,保留的份额按照法定继承办理。”
在遗产继承纠纷中,首先要确定的便是继承权主体,也即哪些人具有遗产继承资格。而遗产继承资格的确定,在没有遗嘱的情况下,应依法定遗嘱的方式来分割遗产。而依法定继承相关亲属关系的确定,则是依据《婚姻法》所规定的亲属关系间权利义务来明确是否具有继承资格的。
- 如何取证不是夫妻共同债务,有...2023-02-23
- 离婚后父母与继子女的关系会改...2023-02-23
- 婚前财产公证的法律效力?婚前...2023-02-23
- 夫妻双方离婚三年,现可以起诉...2023-02-23
- 遗嘱的重要性2023-02-23
- 《都挺好》断绝亲子关系成立吗...2023-02-23
- 继父母子女关系能解除吗,怎么...2023-02-23
- 继承发生纠纷怎么起诉?2023-02-22
- 什么是法定继承,法定继承的继...2023-02-23
- 有规定说结婚后要把工资给女方...2023-02-23
- 起诉离婚的管辖法院如何确定?...2023-02-23
- 对非法同居的关系,对方是否具...2023-02-23
- 对于实施家庭暴力的应该怎么办...2023-02-23
- 男方赌博成瘾欠下巨债,女方可...2023-02-23
- 胎儿享有继承权吗?2023-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