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出资购房,子女离婚时父母能要回吗?
许姣 北京大成(常州)律师事务所
对于普通家庭而言,房产是主要家庭主要资产,特别近几年不断走高的房价。很多父母将多年积蓄给子女购置新房,房屋登记在子女名下,当一家和和睦睦时自然没问题,但当子女离婚时,父母就会考虑这给小夫妻出资购买房产,登记在夫妻双方名下后能否要回呢?
出资方父母要回购房款,本质是小夫妻离婚财产分割纠纷。这类案件一般是子女离婚案件的衍生纠纷,出资方父母抱怨的是,父母用半生的积蓄购置房产,登记在小夫妻名下,房产就转化为小夫妻共有财产,子女的配偶可能没有任何投入,离婚时分走一半资产,这是出资方父母不能接受的。《婚姻法解释(二)》第二十二条第二款“当事人结婚后,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该出资应当认定为对夫妻双方的赠与,但父母明确表示赠与一方的除外”,但这类纠纷是婚后登记在双方名下,不能适用对子女一方的单方赠与,子女的配偶会主张这是出资方父母对小夫妻共同的赠与。而父母当时给子女出资购房时除了打款凭证,并没有借款协议,那父母能要回购房款吗?
司法实践中这类案件也不少,比如(2016)浙0681民初3666号,(2016)浙06民终2248号、(2017)浙民申361号这系列判决就是父母主张购房款的典型案例。
蒋某、袁某系夫妻,婚后购置房屋及装修房屋,蒋母出资136万元,有转账给蒋某和袁某的银行汇款记录。后蒋母持有蒋某书写的借条(借据)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蒋某、袁某归还借款136万。袁某认为本案购房、装修款实际为父母对子女的赠与行为,借条均系事后出具,并提出对借条(借据)的形成时间进行司法鉴定的申请。
一审法院认为:首先,只有在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时,才可能涉及到上述出资行为性质认定为赠与的问题。本案蒋某与蒋母母子对蒋母的出资行为均认为是民间借贷关系,蒋某提供了借条(借据)及相应借款交付凭证,蒋某对上述借条及交付凭证均予以认可,因此,本案借贷关系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其次,文件形成时间目前尚无国家或行业内认可统一的检验、鉴定方法,据此袁某提出的鉴定申请,不具备司法鉴定的条件,该院不予准许法院未支持要求鉴定的主张。最后,借条(借据)亦是蒋某与蒋母的真实意思表示,袁某认为本案蒋母的出资行为实际为父母对子女的赠与行为,对此其未能提交足够的反驳证据予以佐证,该院对该主张不予采信。最终判决蒋某、袁某应归还蒋母借款人民币136万元。
袁某提出上诉,二审法院认为:首先,父母并无义务为成年子女出资购房,在父母出资之时未有明确表示出资系赠与的情况下,基于父母应负养育义务的时限,应予认定该出资款为对儿女的临时性资金出借,目的在于帮助儿女渡过经济困窘期,儿女理应负担偿还义务,如此方能保障父母自身权益,并避免儿女成家而反使父母陷于经济困窘之境地,此亦为敬老之应有道义。至于事后父母是否要求儿女偿还,乃父母行使自己债权或放弃自己债权的范畴,与债权本身的客观存在无涉。其次,借条(借据)本案中并无决定性的证明作用,遂判决维持一审判决。
袁某向高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高级人民法院驳回了再审申请。至此案件就已形成定论,这系列判决不仅定纷止争,而且判决说理部分也值得我们思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当事人结婚后,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该出资应当认定为对夫妻双方的赠与,但父母明确表示赠与一方的除外”。应予理解该条款适用于夫妻离婚分割共同财产之时,解决的是赠与夫妻一方还是双方的问题,但前提是父母出资款能够被认定为赠与性质。但,父母出资款并非必然就应定性为赠与性质。敬老慈幼,是为人伦之本,亦为法律所倡导。慈幼之于父母,依法而言即为养育义务之负担。家事案件不仅要理解法律条文,而且也要解读蕴含的人情道理。
-
继子女和养子女的继承顺序是怎样?
随着价值观念的日益多元化,离婚和再婚不再被歧视性地认为是个体的污点和失败,而更多地被看待为是对人生的第二次选择和重启。再...
-
丈夫婚内陪异性旅游花的钱,妻子能否要回?
丈夫婚内和异性同游三亚,并且包揽了各项费用,旅行期间丈夫为异性出的钱,妻子有权要回吗?
-
子女的房产可以过户给父母吗?
子女的房产过户给父母,可以采取按房产赠与办理过户或者按房产买卖办理过户的方式。这两种过户方式的应纳税款和办理手续有所不同...
-
在老公车上安装监听定位器是违法行为吗?
如今,GPS定位器从网上就能轻易买到,有的是车主买来自己使用,以防爱车丢失。但同时也有些别有用心的人,买来偷装在别人的车...
-
存款人去世后,继承人如何支取存款?
存款人死亡后,其存款将会变成遗产由继承人继承。继承人要怎么做才能取出这笔遗产呢?
-
法律规定不赡养父母怎么判?
古语云:“乌鸦反哺 羔羊跪乳”。警喻人们要懂得感恩父母、孝养长辈。赡养老人不仅是道德与情理上的问题,更是法律规定的每个公...
- 丈夫去世妻子能选择把孩子生下...2023-02-23
- 夫妻一方擅自将共同财产赠与他...2023-02-23
- 去世的老人没有儿女,遗产谁继...2023-03-12
- 农村生第三胎合法吗?生第三胎...2023-02-23
- 婚姻不和能离婚吗2023-02-23
- 夫妻一方为正在服刑人员,另一...2023-02-23
- 结婚证丢了如何补办?结婚证丢...2023-02-23
- 没收财产的适用对象是什么2023-02-23
- 送养孩子需要什么条件和手续?2023-02-23
- 离婚判决未生效期间,丈夫强迫...2023-02-23
- 离婚4个月,当时净身出户现在...2023-02-23
- 精神病人能登记结婚吗?精神病...2023-02-23
- 恋爱期间借对方的钱要还吗,分...2023-02-23
- 老公婚外情我应该如何调查取证...2023-02-23
- 未婚生子后感情破裂,不抚养孩...2023-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