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蕾律师:立遗嘱后又对财产进行了处理,遗嘱还有效吗?

所属栏目:法律知识/婚姻家庭

2023-02-23 16:23:31 13833

如果遗嘱人生前的行为与遗嘱的意思表示相反,而导致在继承开始前遗嘱中所涉及的财产所有权发生变动的,应当认定为遗嘱被撤销或部分被撤销。

立遗嘱人生前可否处分遗嘱中的财产?把写进遗嘱的房子卖了,遗嘱还有效吗?

房子已经卖出,卖出后的房子不再是遗嘱人的财产,遗嘱对房子无效。遗嘱无效的其中一条就是:遗嘱人生前对自己财产的处分导致的失效。遗嘱人生前对财产的处分行为致使遗嘱处分的财产在继承开始前灭失、部分灭失或所有权转移、部分转移的,遗嘱视为被撤销或部分撤销,不发生法律效力。遗嘱,指遗嘱人生前依法定形式对其个人所有的财产进行处分,并于死亡时发生效力的单方民事法律行为。在司法实践中,导致遗嘱无效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形:

一、违背遗嘱人真实意愿导致的失效

二、遗嘱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导致的失效

三、对不属于自己财产的无效处分导致的失效

四、违反强制性法律规定导致的失效

五、形式要件欠缺导致的失效六、有效遗赠扶养协议导致的失效

七、多份遗嘱内容冲突导致的失效

八、遗嘱人生前对自己财产的处分导致的失效

九、放弃或丧失继承权导致的失效

十、清偿债务导致的失效

遗嘱的有效条件包括:

(1)遗嘱人在订立遗嘱时具有遗嘱能力。具有遗嘱能力的遗嘱人应当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即年满18周岁或者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精神正常的公民。相应的,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所立遗嘱无效。律师提示遗嘱人是否具有遗嘱能力,以遗嘱人订立遗嘱之时为准。如果遗嘱人订立遗嘱之前没有遗嘱能力,但订立遗嘱时已经具备遗嘱能力,或者订立遗嘱时具有遗嘱能力,但事后消失的,均不影响遗嘱的效力。

(2)遗嘱是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即遗嘱的内容与立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应相一致。相应的。受欺诈、胁迫所立的遗嘱无效,伪造的遗嘱无效,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

(3)遗嘱内容合法,即遗嘱内容不能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如遗嘱人不得利用遗嘱处分不属于自己所有的财产,不能取消或减少法定继承人中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人的继承权和继承份额。

(4)遗嘱的形式必须合法。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