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婚前房屋,婚后共同居住的算夫妻间共同财产吗?

所属栏目:法律知识/婚姻家庭

2023-02-23 16:22:33 8761

法定继承是一种法律推定继承。被继承人未立遗嘱或所立遗嘱无效时,法律根据被继承人与继承人之间的近亲属关系,推定被继承人生前愿意将自己的遗产由全体继承人按照近亲属亲等的近远、一般均等分配的方法进行继承。

王母与王父是夫妻关系,于2012年2月27日登记结婚,均是再婚,婚后无子女,王某国、张某华、王某亮分别是王父的父母和儿子。2021年3月28日,王父因病去世,未留遗嘱。王父留有北京市大兴区1号房屋一套,系王父婚前个人财产,因王父生前未对其个人财产进行处分。王某能够获得房屋的继承权吗?

公民对遗产依法享有继承权。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遗产分割应当有利于生产和生活需要,不损害遗产的效用,不宜分割的遗产,可以采取折价、适当补偿或者共有等方法处理。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第一千一百三十条,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

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盈科常州分所股权合伙人,常州律协知识产权委员会委员。具有丰富的办案经验和扎实的专业基础,担任多家大型企业及上市公司法律顾问,擅长家族财富传承、公司及合同类经济纠纷。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