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后签订合同效力认定是怎样的,先后两份合同哪份效力高?
合同效力是法律赋予依法成立的合同所产生的约束力。合同的效力可分为四大类,即有效合同,无效合同,效力待定合同,可变更、可撤销合同。那么,先后签订合同效力认定是怎样的,先后两份合同哪份效力高?
对同一事由先后签订两份合同,哪份效力更强?
1、如果后一份合同是前一份合同内容的补充的话,往往我们将后一份合同认为是前一份合同的补充协议,此时,只要内容不冲突,那么两份合同都是有效的。如果有冲突的话,则一般是以后一份合同为准。
2、原则上,在存在前后合同的情况下,我们都是要根据协议内容确定,一般以在后合同约定为准。
在合同合法有效的前提下如果两份合同存在冲突点,那么一般以最后签订的合同为准。
《合同法》第四十四条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依照其规定。
第四十五条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附条件。附生效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失效。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成就;不正当地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
合同效力的具体表现:
1、合同对当事人的一般拘束力。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
2、合同的效力。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合同的效力体现为双主事人订立合同的效果意思产生的法律效力,每一个合同的效力都是特定的,各个合同之间的效力都是不相同的。
合同成立的条件,一般认为应具备以下条件:
1、订约主体应为双方或多方当事人;
2、具备法律规定的要约与承诺这两个阶段或过程;
3、对主要条款达成一致的意思表示(有些情形还需要某种形式作为载体来进行表现)。此外,对于实践性合同来说还应把实际交付物作为成立要件。如果具备以上条件,合同就能成立。至于成立的合同是否有效,还得看其是否“依法”成立。只要是依法成立的合同,都应有效。
合同如果成立后生效,则会在合同当事人之间产生法律约束力。我国《合同法》第8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而且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另一方当事人可依照本条规定及合同的具体要求对方履行或承担违约责任。由于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所以如果第三人侵害合同债权时,另一方当事人只能依据《合同法》第121条的规定要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和第三人之间的纠纷,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照约定解决。
- 什么样的合同是属于无效的?2023-02-23
- 合同的法律效力包括哪些?2023-02-23
- 建设合同要注意什么陷阱,有哪...2023-02-23
- 哪些合同的免责条款是没有法律...2023-02-23
- 民法典解读—建设施工合同2023-02-23
- 审查合同的法律效力问题是什么...2023-02-23
- 对于未按照合同约定付款怎么办...2023-02-23
- 签订代理合同有什么注意事项,...2023-02-23
- 依据什么判定一个合同无效,合...2023-02-23
- 关于合同的继续履行有什么规定...2023-03-02
- 公司改名后或被收购后,之前订...2023-02-23
- 合同终止与合同解除的区别有哪...2023-02-23
- 要式合同与格式合同的区别是什...2023-02-20
- 合同履行中五大抗辩权各是什么...2023-02-23
- 不当得利返还时效是怎么回事,...2023-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