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债权债务的转让有什么规定,是怎样的?

所属栏目:法律知识/合同纠纷

2023-02-23 10:24:03 34507

我们知道,债权是可以转让给第三人的,转让债权后,需要通知债务人,由债务人向第三人履行债务。进行债权转让的是将本身的财产性利益转让给他人,此时需要满足一定的要件,然后债权转让行为才能生效。那么合同债权债务的转让有什么规定是怎样的

合同债权债务的转让有什么规定是怎样的

合同债权债务的转让必须符合法律所规定的条件和要求才能生效,否则无效。

(1)必须以合法有效的合同关系存在为前提。

(2)必须符合法律所规定的转让程序,需要通知的依法通知;需要征得相对方同意的先经其同意;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办理相应手续。

(3)必须符合社会公共利益,且所转让的内容要合法。

(4)转让人与受让人之间达成合同转让的合意,具备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

《合同法》第八十条: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

第八十四条:债务人将合同的义务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

在合同债权债务转让时,债权人可以进行全部转让,也可以是部分转让,但是除了以下三种情况:

1、有些签订的合同的性质不同,是不允许进行转让的。例如合伙合同,保证合同等都是在没有同意的情况下是不得转让的。

2、双方进行约定过的合同是不能进行转让的,体现了合同的自由权利。

3、有些合同按照法律法规规定是不能够转让的。债权人只需要将转让的消息通知对方知道就可以,不需要对方一定同意之后才可以。此通知的方法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以书面的形式,但最好的方法宜采用书面。

在不改变合同内容的前提下,债权人可以通过债权转让,将债权的全部或部分转移给第三人。当债权全部转移的,第三人取代原债权人成为原合同关系的新债权人,原合同约定的原债权人因为债权转让行为丧失了债权人的债权。若将部分债权转让给第三人,即第三人加入原合同关系,成了新债权人,而基于合同产生的债权债务关系的债权人增加了。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