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合同纠纷时法院管辖权如何规定,有哪些?

所属栏目:法律知识/合同纠纷

2023-02-23 10:23:19 16241

合同纠纷中,管辖法院的确定与当事人的各项利益息息相关,不仅关系到当事人诉讼的时间成本、交通成本、沟通成本等,更有可能直接影响到诉讼结果。那么民事诉讼合同纠纷时法院管辖权如何规定有哪些

民事诉讼合同纠纷时法院管辖权如何规定有哪些

合同纠纷管辖法院的确定规则:

1.合同纠纷的协议管辖:协议管辖法院的选择范围包括: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

2.合同纠纷的法定管辖: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

《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在书面合同中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但不得违反本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

合同纠纷协议管辖需要关注:

1、只有合同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协议选择管辖法院。

2、可以协议选择的法院应当是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人民法院。

3、根据管辖协议,起诉时能够确定管辖法院的,从其约定;不能确定的,依照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确定管辖。

4、协议选择管辖法院不得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

5、当事人协议管辖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如书面合同中的协议管辖条款,也可以采取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当事人双方协议选择管辖法院意思表示的形式。

合同对履行地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争议标的为给付货币的,接收货币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交付不动产的,不动产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其他标的,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即时结清的合同,交易行为地为合同履行地。

合同没有实际履行,当事人双方住所地都不在合同约定的履行地的,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财产租赁合同、融资租赁合同以租赁物使用地为合同履行地。合同对履行地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