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阴阳合同逃税的法律后果有哪些,认定标准是怎样的?

所属栏目:法律知识/合同纠纷

2023-02-23 10:18:36 38303

在进行房屋买卖的过程中,当事人双方很有可能通过签订阴阳合同的方式来进行避税,然而这样的行为无疑是违法的,严重损害了国家的利益。那么使用阴阳合同逃税的法律后果有哪些认定标准是怎样的

使用阴阳合同逃税的法律后果有哪些认定标准是怎样的

合法避税是法律技术的运用,非法避税则属于违法行为,轻则依法补税,重则被行政处罚,甚至可能构成刑事上的逃税罪。

1.民事责任。如果阳合同被认定无效,或者行政机关下达税款追缴通知书,当事人需要实际履行阴合同,还要根据较高价格的阴合同履行税款补缴义务;

2.行政责任。虽然单纯逃税不必然导致合同无效,但是依然会受到行政处罚,补缴税款甚至被处以滞纳金;

3.刑事责任。当然,如果逃税数额很大的话,还可能触犯刑法,构成逃税罪。然而,逃税罪不是你想犯就能犯的,也需要一定的认定标准:

(1)首先,由税务机关进行处理,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对逃税人处以行政处罚,并进行税务补缴事宜;

(2)其次,如果税务机关对纳税人进行了行政处罚,纳税人也补足了税款,那么就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3)最后,如果纳税人不依法补足税款,或者在5年内因逃税被税务机关处罚2次以上,就可能触犯逃税罪,被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签订“阴阳合同”确实可以给当事人带来非正当利益,但这是一种违规行为,这种掩盖非法目的的做法,暗藏着很大的法律风险。

当买房人再次转让房产时,将面临卖出和买入价之间差额较大,相应税费被拉高的问题,将要承担更多的税赋。

当买卖双方因交易发生争讼时,一旦进入法律程序,由于签订阴阳合同属于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阳合同”肯定会被宣布无效,因而基于这份合同所进行的过户行为也会被撤销。这样,买方就面临着支付了房款而无法取得房产的风险。

双方因支付价款发生纠纷时,如买方主张按照备案合同中的房价购买,不再购买“作价”的各类配套设施设备,即便法院最终确认按照实际的成交价格来交易,由于双方在交易环节中涉嫌避税,也会被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