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存在效力瑕疵的如何处理,怎样处理合同存在效力瑕疵?

所属栏目:法律知识/合同纠纷

2023-02-23 10:17:09 32636

合同签订后如果存在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违背社会公共利益、意思表示不真实等情形,都将产生合同效力瑕疵的后果。那么合同存在效力瑕疵的如何处理怎样处理合同存在效力瑕疵

合同存在效力瑕疵的如何处理怎样处理合同存在效力瑕疵

第一、由当事人协议补充。根据合同自由原则,当事人有决定合同内容的自由,对于欠缺的合同其他内容,首先应当考虑当事人共同的争议,由当事人协议补充。

第二、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

第三、如果仍然不能确定的,应该按照本法第511条的规定进行补充。

根据《民法典》第510条规定: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

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相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

合同的瑕疵履行主要包括以下两种情形:

(一)迟延履行

迟延履行,是指合同一方当事人在合同约定的履行期限届满后,能够履行合同而没有按时履行的行为。对于履行期限,合同有约定的,依其约定。如果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依照上述方式,履行期限仍不能明确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履行,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履行,但是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

在出现迟延履行的情况下,发生以下法律后果:

第一,合同相对方有权要求违约方继续履行合同义务;

第二,合同相对方有权请求违约方赔偿自己因对方迟延履行所遭受的损失;

第三,如继续履行合同义务,对合同相对方已失去意义,则合同相对方有权解除合同并要求瑕疵履行方赔偿损失;

第四,迟延履行期间,标的物意外灭失的风险,由迟延履行方承担。

(二)加害给付

加害给付,是指因合同一方的过错履行行为,导致合同相对方利益受到损害的情形,如交付的货物数量不足、质量不符合约定、包装不符合规范、交付的地点方式不符合要求等等。

在出现加害给付的情况下,合同相对方具有选择权,即有权要求瑕疵履行方承担违约责任或者侵权赔偿责任。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