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园林律师:刷脸验证方式未经同意,业主能否要求替代验证方式?
由于人脸识别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很多人对身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往往习焉不察,忽略了其背后的隐私风险。现在不少物业公司都采取了人脸识别的方式进行验证,但是应当取得业主或者使用人的同意,否则涉嫌侵犯隐私权。
2021年6月底,物业公司在电梯内张贴《重要通知》,告示业主小区门禁系统已改为人脸识别,限期要求业主自行带好身份证、户口簿、房产证等材料至物业办理人脸和身份信息录入,否则将无法出入小区。业主不同意的,能否更换其他验证方式?
物业公司在使用人脸识别门禁系统录入人脸信息时,应当征得业主或者物业使用人的同意,对于不同意的业主或物业使用人,物业公司应当提供替代性验证方式。
人脸信息属于敏感个人信息中的生物识别信息,是生物识别信息中社交属性最强、最易采集的个人信息,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更改性,在未经同意的情况下擅自采集使用人脸信息的行为触及法律红线。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处理个人信息相关民事案件使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十条 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建筑物管理人以人脸识别作为业主或者物业使用人出入物业服务区域的唯一验证方式,不同意的业主或者物业使用人请求其提供其他合理验证方式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建筑物管理人存在本规定第二条规定的情形,当事人请求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建筑物管理人承担侵权责任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
人脸识别是人工智能的重要应用。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人脸识别逐步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到智慧城市建设,小到手机客户端的登录解锁,都能见到人脸识别的应用。在国境边防、公共交通、城市治安、疫情防控等诸多领域,人脸识别技术发挥着巨大作用。
因人脸信息等身份信息泄露导致“被贷款”“被诈骗”和隐私权、名誉权被侵害等问题也多有发生。甚至还有一些犯罪分子利用非法获取的身份证照片等个人信息制作成动态视频,破解人脸识别验证程序,实施窃取财产、虚开增值税普通发票等犯罪行为。上述行为严重损害自然人的人格权益,侵害其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破坏社会秩序,因此最高法院发布了关于人脸识别的司法解释,用于规制人脸识别行为,《规定》涉及的责任承担既包括侵权责任,也包括违约责任,受侵害的权益既包括个人信息权益,也包括肖像权、隐私权、名誉权等人格权以及财产权。
-
运输合同中怎样确定货物损失金额?
在货物运输合同关系中,承运人负有将货物从起运地点安全的运输到约定地点的义务,承运人对运输过程中货物的毁损、灭失承担损害赔...
-
物品被快递公司寄丢,未买保价能要求全赔吗?
在选择物流公司邮寄物品时,你会选择保价吗?如果没有选择保价,邮寄物品不幸出现毁损或丢失,还能要求物流公司按照全部损失进行...
-
房产能抵押个人吗,合法吗?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朋友由于急需用钱或其他原因,向朋友借钱时便把自己的房产抵押给债权人。该抵押是否有效?
-
如何证明双方当事人存在借款关系?
民间借贷问题中的证据问题本就剪不断理还乱,的确是应了那句话:“道理都懂,可是……”虽然大家都知道借条往往影响民间借贷合同...
-
如何判断保险人履行了“提示说明义务”?
保险公司与投保人可以就保险免责条款进行约定,但应当尽到提示和明确说明义务,否则该免责条款不产生效力。应严格掌握免责条款提...
-
村委会擅自出租土地签订的合同是否有效?
实践生活中,有些村委会常常会在村民不知道的情况下,与相关部门或是开发商、个人签订租赁土地合同,擅自将土地出租,那么村委会...
- 签订特许加盟合同,需要注意什...2023-02-23
- 女孩为了领游戏皮肤被骗四万余...2023-02-23
- 合同泄露的赔偿规则是什么,合...2023-02-23
- 合同纠纷调解的方式有什么?2023-02-23
-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履行合同...2023-02-23
- 委托开发合同中研究开发人的义...2023-02-23
- 在合同中应该如何约定争议处理...2023-02-23
- 主合同无效定金返还吗,主合同...2023-02-23
-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履行合同...2023-02-23
- 未到期不安抗辩权是否可以行使...2023-02-23
- 合同不能履行可以是因为新型冠...2023-02-23
- 什么是霸王条款,应如何界定?2023-02-23
- 业主没在家,物业有责任代收快...2023-05-06
- 拆迁补偿中的“重置价”是指什...2023-02-20
- 合同一方当事人主张解除合同的...2023-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