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交易税务都会出现哪些法律问题?股权交易税务的问题又是什么样的?

所属栏目:法律知识/公司事务

2023-03-14 14:18:51 18084

股权交易中,税费作为重要的交易成本,其多寡直接决定了被收购企业股东可实际取得的转让收益和收购方需实际支付的转让款款,因此,税赋承担往往是交易双方会予以重点关注的事项。针对股权交易的税务处理,我国已有多份规范性文件作出较为全面的规定,但是论及个别问题,由于部分规定的内容或表述未臻详尽,实践中在适用相关规则时,仍可能产生一定的障碍和争议。股权交易的税务处理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大体来说,优化税务处理一般可以从交易主体、交易结构、支付方式、地区税收政策和交易金额核定等方面入手。

股权转让涉及的税有哪些

1、公司转让股权涉及以下税种: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印花税。

2、个人股东转让股权缴纳个人所得税。

根据《股权转让所得所得税管理办法(试行)》(下称“国税67号文”)规定,对于股权转让收入明显偏低的股权交易,税务部门可核定股权转让收入并据此征收所得税,但是有正当理由的低价转让除外,此处的正当理由包含四种情形:因国家政策调整致使生产经营受到重大影响、继承或将股权转让给近亲属和抚养或赡养义务人、转让价格合理且不得对外转让的员工内部转让、其他合理的情形[1]。对于前三种情形,条款内容本身已较为明确,在此不予赘述,但就第四项兜底条款,其外延范畴应当如何界定,却并无相关规范性文件作出权威解释

针对税务处理一致性原则的问题,严格来说,这一争论属于典型的伪命题,理由在于,国税4号文关于税务处理一致性原则的规定,其本意是要求税务部门在办理企业企业重组的税收业务时应当对交易各方“一视同仁”,即交易一方适用的计税办法应当同样适用于交易其他方,使得所有交易方的计税办法保持一致,而不能出现一方适用一般性税务处理而另一方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的区别待遇。

尽管从规范解读的层面上看,并不能否定增资换股的股权交易可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然而实践中却鲜有成功案例,鉴于此,在设计股权交易结构时,若选择增资换股的交易模式,应当加强与税务部门咨询和沟通,避免企业与税务部门在理解税收文件上的差异,致使相应交易无法实现预期效果。

随着政府部门信息交换日趋制度化、税务机关信息收集能力不断提升,传统的“税务筹划”(例如阴阳合同和虚假评估等)的生存空间势必将进一步被压缩,这种趋势下,欲使税务处理的方案实现落地,必须综合考量法律和税务两方面要素进行分析决策。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