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过户如何办理公证,房屋过户的哪些情形需要公证?

所属栏目:法律知识/房产纠纷

2023-03-13 17:21:46 7476

房产公证是指公证机关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证明与房产有关的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的活动。虽然房产公证不是交易过程中的必要环节,但是房产经过公证可以避免很多风险和麻烦。那么房屋过户如何办理公证房屋过户的哪些情形需要公证

房屋过户如何办理公证房屋过户的哪些情形需要公证

按下列流程办理公证:

1.当事人向有管辖权的公证处提出申请。

2.然后公证处对当事人的公证申请进行审查,经审查符合公证条件的,予以受理。

3.公证员对当事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查,发现不完备或有异议的,应通知当事人作必要的补充,公证处也有权对交易双方进行调查。

4.公证处经审查认为符合公证条件的,应当出具公证书。

下列情形需要进行公证:

1.继承房产办理过户;

2.赠与房产办理过户;

3.作为遗产分割的房产办理过户;

4.涉外和港澳台的过户房产。

《公证法》第二十五条,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办理公证,可以向住所地、经常居住地、行为地或者事实发生地的公证机构提出。申请办理涉及不动产的公证,应当向不动产所在地的公证机构提出;申请办理涉及不动产的委托、声明、赠与、遗嘱的公证,可以适用前款规定。

房产交易中购房人基于房产商不真实的宣传而签订商品房预售合同和受让人因对房屋瑕疵不知情而签订房屋转让合同,均不为真实意思表示。而此类情况在目前房产交易中大量存在,只是由于大多当事人对法律不熟悉,误以为自己已在合同上签名盖章,就无法改变既成的事实了,因此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撤销交易行为的情况还不多。

随着社会法律知识的进一步普及和律师业务的进一步拓展,这方面的诉讼必将大量增加。而房产交易如经公证,通过公证机构严格、详细的询问、告知、审查程序和证据提留措施,使交易人诚实、详尽地交流相关情况,全面、具体地表达自己的意见,确保意思表示的真实性,能有效地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