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转让中受让方要做哪些工作,股权转让中受让方应做什么?

所属栏目:法律知识/房产纠纷

2023-03-13 17:21:44 10558

股权,是股东基于出资并由其出资所有权让渡而来的可转让的权利,该权利既包括财产性权利,也包括人身性权利。股权转让本身具有复杂性,无疑会给转让方和受让方带来一定的法律风险,那么股权转让中受让方要做哪些工作股权转让中受让方应做什么

股权转让中受让方要做哪些工作股权转让中受让方应做什么

1、通过聘请律师调查公司工商档案,准确掌握公司账面资料。

2、聘请律师调查公司其他股东基本财务状况。

3、聘请律师起草股权转让协议。

4、聘请律师参与谈判。

5、聘请律师调查公司财务状况。

6、办理公司交接手续。

7、办理公司登记变更手续。

8、更换印鉴、银行账户、钥匙、保安。

9、人员整顿,关键岗位更换为受让方指定人选。

《公司法》第七十三条,依照本法第七十一条、第七十二条转让股权后,公司应当注销原股东的出资证明书;

向新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并相应修改公司章程和股东名册中有关股东及其出资额的记载。对公司章程的该项修改不需再由股东会表决。

在转让方不能支付到期债务时,转让方所有的财产(包括股权)都面临被司法冻结或者处置的风险。如果转让方的股权已经被司法冻结,则除非转让方将转让款用于偿还债务且能够覆盖,否则受让方只能通过拍卖获得该股权。受让方控制风险的有效措施是了解该股权是否存在司法冻结。如果明知其存在司法冻结依然希望购买,则最后是让转让方出具委托付款协议,将该款项支付给债权人,从而将股权解封并获得股权。

股权转让具有复杂性,除上述风险外,受让方在受让股权时还会存在股权转让合同签订时是否已履行前置程序、转让后股东人数超过限制、公司负债过多等风险。因此,股权转让前受让方必须对目标公司进行详细的调查,以确定目标公司现存或潜在的各种风险,从而及时对风险进行有效防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