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划拨的用地有哪些,是什么?

所属栏目:法律知识/拆迁安置

2023-03-15 11:26:48 30378

划拨土地使用权是土地使用者,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所取得的或者无偿取得的没有使用期限限制的国有土地使用权。那么可以划拨的用地有哪些是什么

可以划拨的用地有哪些是什么

根据《土地管理法》第54条和《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23条的规定,划拨土地使用权范围包括:

(1)国家机关用地和军事用地。国家机关用地是指各级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用地。

(2)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和城市公益事业用地。城市基础设施用地是指给排水、环境保护、供电、通信、煤气、道路桥梁、消防保安等设施用地,城市公益事业用地。

划拨土地和出让土地的区别:

划拨土地使用权与通过出让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就权利本身而言并无区别,都属于用益物权的一种,区别仅在于只是土地使用权取得方式不同。

1、使用范围不同

划拨土地属政策性用地,一般只能用于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等,不用于其他商业目的。

2、取得对价不同

划拨土地是政府无偿提供给用地者的,使用者取得土地使用权时仅须支少量的土地补偿、安置费用,甚至是无偿获得;出让土地则是土地使用者以市场价从政府手中购得。

3、使用期限不同

划拨土地使用权没有使用期限的限制,因此,除非政府因规划变更需收回土地使用权或土地使用者要转让土地及地上建筑物,使用者可以无限期使用。出让土地使用权则有最高土地使用年限的限定。如普通住宅用地的使用年限最高为70年,商业用地为40年,综合用地为50年等,使用期届满后国家可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

4、转让条件不同

划拨土地的转让须经原批准使用土地的机关批准,且转让时须补偿土地使用权出让金,而出让土地和商品房的转让则没有这样的限制。

延伸阅读